近年來,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立足實際,以社區治理整體高度為“出發點”,謀劃布局做好統籌,以單元樓棟為“落腳點”,穩扎穩打筑牢基礎。唱響紅色領航主旋律,聚多方“合力”,促樓棟“自治”,破解社區和小區治理中的“痛點”、“頑疾”,不斷探索基層治理“微”實踐,煥發基層治理新活力,黨群同心攜手共建,譜奏和美小區新樂章。
一是凝聚紅色力量,提升基層組織力
以“黨員大走訪”搭建連心橋,社區工作人員入戶進家,將黨徽、黨章、黨員連心卡送到黨員手上,與黨員面對面交談,并由走訪小組對每個黨員戶的具體情況及意見建議做詳細記錄,形成“黨員入戶記錄表”。廣發紅色家書,以“紅色家書”激發黨員參與社區治理熱情,鼓勵轄區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號召在職、在地黨員到社區報到,簽訂“公開承諾書”,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主題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赴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參觀學習,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教育活動。社區黨總支多舉措、全方位,最大限度地將紅色力量凝聚起來,推進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
二是建設紅色隊伍,激發示范引領力
挖掘出一批黨員骨干,成立樓棟黨小組,作為樓棟治理的核心和“舵手”,負責組織樓棟居民開展樓棟自治,主持召開樓棟協商議事會等,落實好樓棟“領頭雁”的職責;摸排出一批熱心居民,成立居民自治小組,作為樓棟治理的紐帶和“能手”,負責推進自治協商、廣泛征集意見,動員居民參與公益服務等;培育出一批志愿服務隊伍,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運作管理模式,使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成為樓棟治理的先鋒和“幫手”。以黨建帶群建,通過建設特色功能型群眾組織,實現優勢互融、功能互補。
三是夯實紅色陣地,擴大輻射影響力
將黨群服務站建在居民樓棟,利用廊道廣場等空間資源打造“樓棟黨建服務點”,作為紅色陣地前沿,做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工作。通過制定樓棟公約,設置圖書漂流角、公共小花園等,以自治協商和睦鄰工程兩大項目為抓手,推動形成樓棟黨小組和居民小組廣泛參與和諧氛圍,為樓棟注入文明新風。以樓棟議事廳為載體,量身定制“樓棟微黨課”、“樓棟微宣講”,重溫黨史、宣傳政策,讓黨的聲音在基層落地生根。打造“法治”、“文明”、“和諧”等十二個特色樓棟黨建點,根據樓棟特性有的放矢地展開工作,做到既各自為“陣”,又聯動統一。
四是點亮紅色服務,增強融合向心力
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樓棟黨建點,打通服務黨員和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傾聽“民聲”,詳列出需求和服務“兩張清單”,挖掘居民實際需求,將各類民生服務和文化活動送到居民家門口。針對老年人、青少年、孕齡婦女、陪讀家長等不同群體,推動孝道傳承、親子互動、生殖保健、家長課堂等活動常態化開展,通過黨建帶婦建、黨建帶關鍵,讓婦女微家、快樂學堂、兒童之家的功能得到補充延伸,并在服務中實現良性互動,進一步充實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擴大服務人群。在樓棟內點亮多彩“紅色服務”,共建黨群同心驛站。
五是強化紅色治理,確保高效行動力
圍繞黨建引領中心,建立起“社區—小區—樓棟”三級黨建工作體系,由社區黨總支統籌,小區黨支部牽頭,樓棟黨小組落實,構建和美小區治理機制。健全“一居多會”制度,探索分層化解矛盾模式,成立濱湖明珠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等,以聯席會、協商會、邀約會等集中商討議事的形式,暢通居民參與樓棟管理、小區治理、社區建設的通道。統籌各方資源,實現多元共治,協調社區、物業、居民、民警,組成“四方會議”,織密社區治理網絡,破除難點痛點。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與轄區單位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開展活動認領、困難幫扶、文明勸導等志愿活動,激發區域化黨建活力,為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