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引領作用,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黨委通過引導一顆顆“紅種子”去培育一株株“紅樹苗”,進而長成一片“紅樹林”,再去影響更多的“紅種子”,周而復始,從而構建一條完整的“紅色生態鏈”,推動黨建工作在社區生根發芽。
選育“紅種子”
社區黨委把“黨建+公益”作為黨員作用發揮的重要平臺,逐漸形成了“公益化參與、組織化服務、項目化運作”的黨員公益服務模式。針對離退休黨員、陪讀家長黨員、企業職工黨員數量較多、流動性大的特點,按照“地緣、業緣、趣緣、志緣”,設置了18個樓棟黨小組,通過發放書面問卷、座談交流、網絡調查等形式,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建立幸福家年華—樓棟自治、樂享銀齡、愛鄰聯盟、陪讀沙龍、加油考生等14大項、50余個子項目菜單,鼓勵黨員各展其長、各盡所能,在培塑典型、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引導居民自治等方面,發揮帶頭模范作用,將“紅種子”撒入更多居民的心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大黨員主動請纓、沖鋒在前,積極認領責任區,帶動108名志愿者積極認領巡查勸導、秩序維護、政策宣傳等志愿崗位,講政策、測體溫、查門崗、送物資。2020年2月15日夜里下著暴雪,16名黨員干部堅守“紅房子”,提醒所有人員不要出門,自己卻向疫逆行、徹夜值守。“50后”老黨員王正泉,春節假期還未結束,在微信群中看到通知,第一個響應組織號召,報名認領巡邏志愿崗,積極動員近30名“五老”加入志愿服務隊并擔任隊長,一干便是連軸轉的64天。正是他們的示范帶頭、不畏艱險,始終奮戰防控一線,為社區居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紅色堡壘”。
培育“紅樹苗”
濱湖明珠社區黨委緊密圍繞包河區“紅色領航”系列工程、煙墩街道“紅領哨所”建設工程,引導黨員“紅種子”積極帶動培育小區自治“紅樹苗”,逐步形成“黨員帶頭、居民參與”的樓棟自治模式,將黨的聲音、民生政策傳遞到小區、樓棟、居民家中。
依托“幸福家年華—濱湖明珠社區樓棟自治”“同心共筑和美益家—濱湖明珠社區社區治理項目”兩大項目,建立樓棟黨建服務點,項目化推動樓棟自治工作。通過每月至少2次的樓棟活動和1次的樓棟見面會,收集、響應居民服務需求,打通服務黨員和群眾的“最后一米”,拉近了黨和群眾、群眾和群眾之間的距離,讓樓棟居民骨干帶動更多的居民參與樓棟自治、提高自治意識和公民意識,為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提供平臺,為和美小區建設創造條件。
目前,濱湖明珠社區所轄3個居民小區都設立了黨支部,18個樓棟通過開展陣地打造、“兩長多員”摸排等工作,成立了自治小組,樓棟黨小組和自治小組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參與樓棟治理,開展入戶走訪、樓棟打造、安全巡查、糾紛調解等工作,織密黨員作用發揮和群眾監督的“戶聯網”,確保“小事不出樓棟”。
植造“紅樹林”
社區黨委牽頭,建立“一居四會”(社區居民委員會、環境與物業管理委員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樓棟自治委員會、紅白理事委員會)制度,通過自薦、推薦的方式,從樓棟黨小組、自治小組中選出“四會”成員,并邀請物業、業委會、社區律師等人員加入“四會”,通過邀約會、協商會等形式,共同解決社區問題,在社區內部形成問題解決的“閉環機制”,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難事不出社區”。
為充分發揮“一居四會”在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7月,濱湖明珠社區黨委打造“一居四會”服務陣地,并召開居民見面會,對“一居四會”成員進行換屆推選,28名樓棟骨干進入“四會”。同時,通過例會、培訓會等形式,對新成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確定工作內容和具體職責,全面參與社區協商共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