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改造項目施工人員在施工中產生的噪音和刺激性氣味誘發我慢阻肺和心臟病發作,我要求施工方賠償!”濱湖惠園小區居民陸女士向社區投訴道。“想要賠償可以!你去打官司!”小區改造項目施工有關人員回復陸女士。雙方矛盾態勢緊張。
近日,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轄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濱湖惠園小區提升工程正在緊張推進當中,該項目結合濱湖惠園小區現狀及存在問題,通過改造提升,以改善小區內部破損、老化等現狀,為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然而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方難免與居民產生摩擦和糾紛,且糾紛案件情形多樣、問題復雜。為了應對包括此類矛盾在內的復雜情形,濱湖惠園社區通過加強和包河區法院等政法單位合作,成立惠解憂工作室,正式引進法官員、檢察員、審判員、司法助理員、警員、律師專業力量進駐小區,面向小區居民開展司法服務,將司法服務進一步延伸進網格,以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踐行黨史學習教育。
4月20日,在惠解憂工作室,黨員網格法官李玥玥及社區網格黨員調解員韋云萍一同為陸女士和小區改造項目施工方負責人進行糾紛調查和調解。調解過程中,法官李玥玥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當事人詳細講解了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明確了雙方權責等,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
“如果不是你們出面調解,我真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么事情。”陸女士對網格法官感激的說道。4月份以來,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惠解憂工作室圍繞物業糾紛、鄰里矛盾等糾紛案件已成功開展簡易案件調解11起,疑難復雜案件調解4起,調解成功率高,群眾滿意度增強。
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以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刻領會“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精神,通過引進“四員一律”專業服務力量進網格,創新成立惠解憂工作室,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新模式,把矛盾化解在源頭、解決在基層,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