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區委、市區委書記認真履行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職責
1、市區委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活動記錄,成效顯著。
2、市區委注重加強自身建設,帶頭落實“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班子團結堅強,決策科學民主。年終民主測評,基層和群眾對領導班子的滿意率連續兩年達85 %以上。
3、制定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規劃和年度具體工作目標,并精心組織實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4、市區委書記管黨意識強,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每年至少主持召開2次常委會研究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帶頭堅持駐村蹲點制度,直接調研解決農村黨建方面的突出問題。
二、建立健全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領導體制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
1、堅持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研究部署和落實農村黨建工作。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形成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合力。
2、市區委常委和政府黨員副職,每人至少確定1個鎮、1個村(居)作為黨建工作聯系點,每年至少2次到聯系點調查研究,指導工作,解決難題。
3、市區委組織部直接從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人員,達到本部行政編制總數的35%以上;鎮和市區部門專職黨務干部整體素質高,發揮作用好。
4、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及時足額到位,專款專用。
三、鎮黨委建設水平明顯提高,“五個好”鎮黨委的質量和數量達到規定要求
1、“五個好”鎮黨委達到創建標準,并占50%以上。
2、鎮黨政領導班子結構合理,整體素質明顯提高。①班子成員95%以上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黨政正職全部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②黨政班子成員中35歲以下的達到40%以上,其中30歲以下的至少各有1名;女干部至少要有1名。
3、注重加強鎮黨委思想作風建設,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斷改進。①建立并落實首問負責制、辦事時限制、亮牌上崗制、服務承諾制、決策失誤賠償制等各項工作制度,干部作風有明顯轉變,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有明顯提高。②鎮務公開內容全面,堅持經常,達到規定標準和要求。③堅持和完善黨委中心組和機關干部學習制度,鎮干部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不斷提高。黨委中心組每月至少集中學習一次,機關干部每月集中學習時間不少于兩天,自學時間不少于30個小時,每人全年撰寫讀書筆記不少于1萬字。④班子成員和黨員副鎮長帶頭堅持駐村蹲點制度,每年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指導工作的時間不少于2個月,機關干部每人每年至少聯系2個貧困戶,每年幫助所聯系村和貧困戶解決1-3個實際困難。⑤認真落實市委部署,著力改善鎮干部工作和生活環境,解決“走讀”問題有具體措施,有明顯效果,鎮干部每人每月平均住鎮時間不少于20天。
4、鎮級經濟有較快發展,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內外資、進出口總值四項主要指標的增幅、總量、人均總量,均高于全市的平均值。
5、干部群眾觀念和服務意識強。民主測評,基層和群眾對鎮黨委班子的滿意率達85%以上。
四、村級黨組織建設水平明顯提高,“五個好”村黨組織的質量和數量達到規定要求
1、“五個好”村黨組織達到50%以上。
2、村“兩委”班子按期換屆率、關系協調率和村級組織及其下屬工作網絡健全率均在95%以上。
3、“兩委”成員交叉兼職達70%以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達80%以上。
4、①村“兩委”班子制定了明確的任期規劃、年度目標和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并向群眾公開,自覺接受黨員和群眾監督。②村“兩委”成員分工明確,由鎮黨委落實崗位目標責任制,并進行嚴格考核。(全面推行村黨支部書記星級化管理的加1分)。③全面推行了村干部述職評議制度,述職情況和評議結果有真實檔案和詳細記錄。
5、重視并做好“雙強”村干部的選拔、培養和管理、使用工作。①縣、鄉兩級制定了加強“雙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明確的標準條件和可操作性強的選拔培養措施。②組織力量對“雙強”村干部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由鎮黨委逐村建立了檔案。③對確定的培養對象,鎮黨委逐個落實幫帶人員,搞好跟蹤培養。
6、沒有癱瘓3個月以上的村黨組織和半年以上無黨組織書記的村,沒有宗教勢力和邪惡勢力把持村務的村。
7、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①實行村賬鎮管和民主理財,90%以上的村政務、財務公開達到“五規范一滿意”標準。②認真落實村“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黨員大會、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對重大村務實行民主科學決策。
8、①發展黨員普遍采用“兩推一公示”的辦法,一般沒有3年以上未發展黨員的村。②全面推行了農村無職黨員定崗定責,無職黨員上崗履責情況,有檔案和詳細記錄。③黨的“三會一課”制度健全,落實到位,黨員活動堅持正常。
9、民主測評,群眾對村“兩委”班子的滿意率達80%以上。
五、“五個好”市區涉農部門、鎮站所的質量和數量達到規定要求
1、“五個好”市區涉農部門和鎮站所均達到創建目標,并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2、市區部門領導班子團結堅強,勇于開拓,圓滿完成市區黨委、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績突出,綜合考核居市區部門中上游和全市本系統前兩名。
3、部門和鎮站所人員業務素質高,服務意識強,圍繞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每年開展便民服務不少于10項次,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得到及時解決。
4、管理規范,廉潔高效。①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辦事時限制、服務承諾制、亮牌上崗制等,干部職責明確,工作運轉高效;②全面實行政務公開,方便群眾辦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③認真遵守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收費標準,依法行政,沒有嚴重違法違紀或亂收費、亂罰款、吃拿卡要等行為。
5、重視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①部門有專門的黨員活動室,配有必要的圖書和電教設備。②黨員目標管理、“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日活動等制度,健全規范,落實到位。③機關黨組織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服務活動。
6、民主評議,基層和群眾對鎮站所的服務滿意率達85%以上。
六、村干部和農村黨員掌握實用技術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帶頭科技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科技致富的能力明顯提高
1、市區委每年有明確的農村黨員干部培訓規劃,并組織好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集中培訓,參訓率達98%以上,時間不少于一個周。
2、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參加學歷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帶領群眾科技致富的本領,80%的村干部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
3、大力加強示范服務基地建設。市區至少有一處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知識示范培訓基地,鎮至少有一處示范服務基地,并且資金、人員、陣地、時間、內容有保障。
4、重視科技致富示范村的規劃建設和科技致富帶頭戶的扶持培養,農村50%以上的黨員戶成為科技示范戶。
七、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村級年經營性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每年減少20%
1、市區委認真研究增加村級收入的思路,有會議記錄、工作部署和具體措施。
2、組織市區直部門開展包村扶貧工作,加大對經濟薄弱村的幫扶力度,年經營性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每年減少20%。
3、村級有固定辦公場所,正常運轉有保障,村干部補貼得到落實。
八、深入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新活動,每年有一、兩項工作被市以上黨委、組織部門推廣,產生較大影響
九、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協調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的總量、增幅、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市中上游
十、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的總量、增幅均居全市上游,農民稅費負擔控制在政策范圍之內
(2009年01月15日來源合肥市委組織部網站)
責任編輯: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