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包河先鋒網!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

日期:2009-02-16 00:02 稿源:組織部  字體:[] [] []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

(2009年1月19日)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2009〕1號),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導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勢最嚴峻的一年,是“三農”工作面臨挑戰最大的一年,做好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各地、各部門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委作出的決策部署上來,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要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保證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二、加大力度扶持糧食產業。啟動全省新增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建設,以產糧大縣為重點,集中投入,整體推進。扎實推進小麥高產攻關活動、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玉米振興計劃和科技增糧工程,突出抓好核心示范區建設。強化產糧大縣獎補措施。認真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和地方糧油儲備任務。著力建設沿淮淮北、長江糧食物流通道和阜陽等地七大物流節點,加強與泛長三角地區的糧食產銷銜接。

  三、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實施畜牧業升級計劃和水產跨越工程。落實養殖業農業用地政策。認真實施奶牛生產大縣財政獎勵政策。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措施。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和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力度。對新建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的環保、防疫等設施建設進行以獎代補。加強水產大縣建設,健全水產良種繁育體系。實施油菜高產創建活動,建設沿江“雙低”油菜生產基地。推進沿江、淮北優質棉花生產基地建設。啟動茶產業振興工程。開展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加快建設優質標準化水果、蠶桑、中藥材、蔬菜、馬鈴薯等示范基地,再建成一批“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鎮)。

  四、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抓緊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及時妥善處理勞資糾紛。利用就業專項資金補助國有和國有改制后困難企業留用農民工,確保不實施規模性裁員。組織開展返鄉農民工與省內外新增就業崗位對接活動。開展對口輸送,組織農民工參與省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對積極吸納就業的企業,要全面落實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政策。統籌資金1.5億元擴大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規模。加快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加強創業指導培訓,在稅收、信貸、技術等方面予以支持。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大力支持農村二三產業、中小企業發展,積極拓展農民就近就業創業空間。采取以工代賑等方式引導農民參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五、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發展。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和信用合作試點。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加強合作社成員培訓。各級財政要安排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專項扶持資金。落實好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政府涉農項目的政策。各級財政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規模,著力實施農業產業化“532”提升行動。從今年起,農業綜合開發對產業化龍頭企業取消有償扶持,全部改由貼息和補助扶持。安排工業“三高”、加快皖北發展等省級資金支持農產品加工重點項目建設。建立主要面向長三角地區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

  六、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和農產品市場。把開拓農村市場擺在擴大內需的突出位置,建設農家店連鎖體系及與之配套的農村商品配送中心,推進“新網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鼓勵農家店經營郵政、通訊、藥品、書報等商品和服務。依托現有農村流通設施發展新型服務業。全面推進家電下鄉工作,支持我省家電企業參與全國家電下鄉招標。擴大建設農產品生產加工及出口基地。加大力度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在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準入制度。落實停止收取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政策。辦好上海、北京、合肥等地安徽農產品交易會。繼續實施皖優農產品進超市工程,建立農產品流通從產地到零售終端的冷鏈、物流配送、快速檢驗檢測系統和運銷綠色通道。出臺《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開展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建設省級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50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

  七、大幅度增加“三農”投入。大幅度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對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今年省級預算安排支持農村改革發展方面項目支出58.3億元,比去年增加11億元。今年全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安排總投入計劃14.5億元。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土地出讓收入重點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大幅度增加農村民生工程投入,提高受益標準,擴大覆蓋范圍。今年起國家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對國家級和省級扶貧工作重點縣、財政困難縣農業綜合開發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實行省財政代配政策。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于鄉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省及有條件的市縣成立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增加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加大良種補貼力度,提高良種補貼標準,實現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全覆蓋,擴大油菜等良種補貼范圍。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提高補貼標準。加大農資綜合補貼力度。逐步加大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種糧補貼力度。強化“三農”投入保障,建立投入考核體系。

  八、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落實鼓勵縣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的政策,建立獨立考核機制,確保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開展縣域銀行業服務創新試點,發展農業訂單貸款。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爭取新成立10家農村銀行、15家村鎮銀行。加快培育農村資金互助組、資金合作社、小額貸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服務組織。積極擴大農村消費信貸市場。探索建立涉農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機制,落實對涉農貸款定向實行稅收減免和費用補貼、政策性金融對農業中長期信貸支持、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等政策。籌集財政保費補貼資金3.9億元,繼續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

  九、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機械化。擴大省級農業科技創新資金規模,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平臺建設。加強和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和大學畢業生到農技推廣一線工作,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開展輪訓。統籌資金2.54億元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啟動農業機械化推進工程,開展重點環節農機作業補貼試點。培育各種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發展農機規模化服務。加大新型農機推廣力度,推進農機農藝結合。逐步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農機信貸、保險制度。完善農機用油供應保障機制。大力扶持農機裝備制造業發展。

  十、加快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從土地復墾、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中籌集資金,支持產糧大縣改進農業生產條件。今年基本完成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編制完善工作,增加省級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全面實施淮干整治補充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治淮新三項工程,開工實施淮河洼地治理和行蓄洪區調整改造項目。統籌資金14.9億元對811座病險水庫實施加固。繼續加大淠史杭、駟馬山等6大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實施力度,加快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推進長江干流河道整治及水陽江、青弋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項目建設。統籌資金15.8億元繼續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再解決316萬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統籌資金2.2億元建設5萬口沼氣池、20個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和一批鄉村沼氣服務網點。加快實施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開展“村村通”延伸工程試點。加快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

  十一、強化農村土地管理和開發利用。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啟動農房登記工作。今年基本完成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和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嚴格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制度。完善建設用地置換辦法,穩步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建立健全縣鄉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切實尊重農民的土地流轉主體地位。各縣(市、區)和有條件的鄉鎮要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組織。結合“空心村”改造、礦山治理和采煤沉陷區整治,做好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實施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整治,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加強耕地質量建設,繼續推進“沃土工程”,開展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秸稈還田獎補試點。加快節水灌溉、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建設。

  十二、加強村容整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積極推進村莊規劃編制。結合村莊整治、土地整理、庫區移民、沉陷區和地質災害點治理,建設一批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區。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在全省范圍內集中開展以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為重點的村容整治活動,逐步建立農村垃圾清運和處理機制。實施森林質量提升行動,完成營造林190萬畝。實施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改善退耕農戶生計。加快建設長江防護林、血防、濕地保護等重點工程。啟動農業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積極推進山區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綜合開發治理,加強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治。實行“以獎促治”,支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繼續推進巢湖、淮河污染治理。

  十三、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組織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校舍建設工程。安排投資1億元,開工建設一批縣級職教中心和技工學校。加強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建設,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實行免費。完成新一輪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核定工作,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切實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和農村留守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安排投資2.69億元,開工建設167所鄉鎮衛生院、2450個村衛生室。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力培養、輸送、穩定衛生技術骨干人才。擴大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免疫范圍。加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農民健身場所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工建設330個以上鄉鎮綜合文化站。提高五保戶集中供養率,今年計劃新增床位47500個,總投資3.99億元。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市縣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十四、大力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執行新的扶貧標準,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的有效銜接。增加各級扶貧資金投入,堅持開發式扶貧,實施整村推進工程,提高勞動力培訓質量,提升產業化扶貧水平。探索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新機制,推廣“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試點,大力推進貧困地區生產發展互助資金試點。安排水庫移民直補和項目資金7.9億元,改善117萬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支持貧困地區發展。

  十五、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扎實推行科學規范的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深入推進“惠民直達工程”試點。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技推廣等農業公共服務機構,采取公開招聘、競聘上崗等方式擇優聘用專業技術人員。把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履行職責所需經費納入地方各級財政預算。繼續鞏固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和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確保年內完成農村義務教育債務清理化解任務。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鼓勵和支持各縣(市、區)開展村內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積極推進馬鞍山、蕪湖、銅陵、淮北等市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抓緊制定促進全省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指導意見。全面完成集體林權發證工作,建立健全林權流轉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險制度,開展平原縣商品林采伐限額改革試點,全面放開毛竹采伐和運輸管理。擴大國有林場改革試點。

  十六、切實加強基層建設。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完善基層領導班子績效考核。扎實開展農村基層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建立城鄉黨的基層組織結對共建、互幫互助機制,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全面建立黨員議事會制度,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黨務公開。擴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兩推直選”范圍。做好選派第四批優秀年輕黨員干部到村任職工作。探索村黨組織書記跨村任職。發揮現代遠程教育“電視上網”工程的作用,深入推進農村黨員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以村干部報酬正常增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為內容的激勵保障機制。加強黨的農村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統計調查監督力度,嚴肅查處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平安安徽”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和諧。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11:19:58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組織部 
相關文章
  • 部長信箱
  • 12380舉報
  • 在線投稿
  • 站內搜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网|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欧美久久综合性欧美|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网导航|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欧美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狠狠的干综合网| 色综合婷婷99|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曰曰|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天天色天天综合|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色狠狠成人综合色|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网|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