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推動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常青街道淝南社區進一步加強黨對科普工作的全面領導,通過“三融三提升”讓黨建助力社區科普基地建設,讓新時代黨建引領下的科普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融入多方資源,提升陣地建設。淝南社區充分利用多方資源,發揮科協科技組織的作用,建設好社區科普活動室、科普分館、科普大學、健康驛站、楠香書屋及E時代電腦課堂。全面對接市科技館、區科技局,推進科普館建設;與合肥儒林書社結對,加快社區圖書室建設,爭取科普圖書存量4000余冊。同時建成電子圖書室,開展“E時代電腦小課堂”定期對多年齡段居民開展電子閱讀培訓和講座。利用小區內電子屏、小廣播宣傳科普知識,通過四點半課堂,開展對適齡兒童、學生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健全科普工作制度,制定完善圖書室管理、社區科普活動、科普工作者能力培訓、科普工作例會、科普檔案管理等工作制度,做到工作制度化、活動經常化、效果社會化。

融入黨員力量,提升隊伍建設。社區以黨員為主導,以志愿者為配合,廣泛動員轄區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科普工作。淝南社區成立了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和科普工作小組,小組成員為社區兩委成員及黨員干部。組建黨員科普宣傳隊伍與志愿者隊伍,每月定期開展專項宣傳教育和服務活動。注重科普工作者能力提升,按照社區統籌、單位參與、資源共享、功能多樣、服務群眾的原則,建成社會性、開放性科普志愿者能力培訓網絡,請專門教師負責組織培訓工作,制定培訓計劃。堅持“以人為本、靈活多樣、務求實用”的原則,提高科普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知識和服務的技術技能。

融入居民需求,提升科普效果。為充分發揮科普的服務功能,切實滿足社區居民對科技知識的需求,淝南社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入群眾實踐,改變以往“灌輸式”“填鴨式”“不接地氣”式宣傳供給,通過調研了解群眾實際需求,進行“點單”式科普,社區科普大學針對與居民息息相關的健康、安全、法律、科學等方面問題進行系統開班教學,在衛生健康、防震救災、法律普及、消防安全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截至目前開展科普活動15次,其中培訓講座4次,組織大型活動6次,群眾參與率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社區內無邪教影響,無封建迷信,無社會丑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