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包河區常青街道淝南社區有五朵“金花”勇敢地站了出來,用她們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疫情防控的重任。她們在“疫”線忙碌的身影,像花兒一樣迎風綻放。
“愛心”如葵彭春琴
說話和聲細語的彭春琴,自疫情發生以來,有著22年黨齡的她,除了在疫情防控宣傳點堅守外,帶領社區愛心“代購”志愿服務隊為轄區行動不便的居民提供溫馨“定制”服務,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低保家庭、貧困殘疾人等困難群體進行“點對點”幫扶。

“知心”如蘭林祥芬
17年黨齡的林祥芬,既是淝南家園 “婦女微家”的負責人,也是第二網格A4樓棟的微家長,她積極組織“微家長”通過微信群、QQ群、電話等方式,幫助轄區廣大婦女及家庭正確認識和科學預防疫情,并帶領“幸福之家”、“溫暖之家”、“友善之家”、“貼心之家”的41名微家長,開展入戶發放出入證、為困境兒童送溫暖等工作。

“恒心”如梅盛紅梅
入黨10年,作為第一網格的網格長,盛紅梅帶領15名網格員,積極投身到疫情宣傳、排查、防控中,在網格內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科普知識,以“不漏一人”為目標,全面客觀摸清底數,掌握實有人數信息,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共排查480余戶,2220余人,用“辛苦指數”換來轄區居民的“安全指數”。

“暖心”如菊盛萍萍
作為一名入黨5年黨員,盛萍萍通過電話隨訪、重點監控和大數據等手段,并發動居民群眾自治力量,開展地毯式排查,全面登記居民健康信息,建立一人一檔臺賬。主動承擔起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服務工作,點對點采取“一個聯系卡、一張明白紙、一封慰問信、一支體溫計、一包藍口罩、一瓶消毒液、一日兩測溫、一天一聯系”“8個1”措施,直至密切接觸者全部解除隔離。

“耐心”如槿張倩倩
相比之下,入黨4年的張倩倩算是一名“年輕”黨員了,但她極有“耐心”。在疫情防控宣傳點,她總是耐心地向每一位居民做好防疫宣傳和解釋工作。同時,她還要為轄區淝南工業區的復工復產企業做好服務,督導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主體責任,按照防控機制到位、人員摸排到位、物資儲備到位、現場管控到位、應急措施到位、教育交底到位、安全措施到位的“七到位”要求,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