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包公街道雨花橋社區黨委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號召全體黨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將黨史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開展了一系列“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扎扎實實地為人民群眾解決了一批急事、難事。

一、民生無小事,枝葉總是情
家住春雨花園12棟214的劉勝華老人最近有了新的煩惱,今年已經97歲高齡的她被選為合肥市智慧化養老設備的體驗用戶,但年事已高的她及其子女對如何安裝使用一籌莫展。社區支部的黨員在定期走訪轄區高齡老人的時候得知這一情況,主動幫助劉奶奶安裝了寬帶,耐心地為其解答各種疑問,并將自己的聯絡方式留給了劉奶奶的子女,讓他們有困難隨時跟她聯系。

二、民生無小事,點滴踐初心
近日社區接到群眾投訴,萬達金街消防通道內萬象美物業垃圾堆放點管理不規范,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混雜,露天堆放垃圾未能及時清理,綠化帶內偷到垃圾現象頻繁,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居住環境。社區黨委在接到投訴后,立刻聯系萬象美物業黨支部書記到現場協調處理,制定解決方案。組織工作人員對相關問題進行整改,在綠化帶附近設置了警示標語并安裝了攝像頭。以實際成效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人居環境的需求。
三、民生無小事,件件擔使命
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是共產黨人的時代使命和歷史擔當。針對轄區一些殘疾家庭出現因殘返貧的情況。社區黨委積極謀劃,舉辦了“春風送崗位就業暖民心”殘疾人就業招聘日對接會,將招聘會搬到了殘疾人的家門口。通過提前走訪摸排,為企業和有就業意愿的殘疾人牽線搭橋。招聘現場的34家企業提供了約60個適合殘疾人的工作崗位,切實幫助了多名殘疾人實現了家門口的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