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樓棟開展活動的照片,這是鄰居們捐贈的綠植,這是1樓住戶捐贈的書籍,這邊還有小朋友們畫的水彩畫……”1單元的樓棟黨小組長王玉珍熱情地介紹說。
走進望湖社區濱湖春天網格7號樓的單元樓道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的文化作品,有書法、水彩畫等,這些都是本樓棟居民的作品。住戶楊大姐高興地說:“以前樓道里僵尸車、雜物堆積,樓道里黑乎乎的,現在經過精心打造,樓道里亮堂堂的,溫馨又漂亮!”
望湖社區認真貫徹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以網格黨支部為核心,以樓棟黨小組長、樓棟黨員和居民骨干為主體,以樓棟為切入點實現多元主體共聯、多元平臺共建,多元資源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模式,引導轄區居民積極開展特色樓棟創建活動,積極推進一批特色樓棟文化建設落地見效,讓居民真正感受到“黨建+”樓棟文化新風尚帶來的幸福感。
樓棟打造 將黨員專長“顯”出來
一個黨員,一盞明燈;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社區以特色樓棟打造為切入點,通過黨群家訪、居民自薦、樓棟推薦挖掘了一批樓棟單元內有繪畫、書法、手工、設計等專長的黨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引導本樓棟單元的居民參與到打造“樓道文化”的隊伍中來,使得居民們對于樓道事務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共建良好的公共秩序,真正做到“社區是我家,環境靠大家”,讓黨建工作在樓棟生根開花。
樓棟自治 將樓棟事務“議”起來
做好樓棟自治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推進“組織進樓”、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進樓入戶;必須走好群眾路線,喚醒居民黨員參與樓棟治理的意識,通過黨組織抓黨員、黨員帶群眾,持續壯大自治力量;通過協商議事會,廣泛征求樓棟單元居民意見的基礎上,由網格黨支部牽頭,樓棟單元黨小組長、居民骨干、物業等多方參與,召開樓棟打造鄰里座談會,形成《鄰里歌》、《樓棟公約》等規章制度,營造社區問題居民參與、居民解決的和諧良好氛圍,大大提升社區居民的居住環境幸福感、歸屬感、參與感以及自豪感。
樓棟文化 將樓棟顏值“亮”起來
“自從這里建起了圖書角,每天下午只要有空,我都會帶著孩子來看一會書,真的是太貼心了。”社區因地制宜在各網格精選了2-3個樓棟為示范點,再根據每個樓棟的特點、樓內住戶情況以及樓棟的整體氛圍,設計孝老、書香、睦鄰、家風等一批特色樓棟主題。樓棟居民自己掏錢買來花草裝扮樓棟,募捐家里的書架、書本、字畫等物品來充實“樓棟客廳”,大家在社區、樓棟黨小組長、居民骨干的帶領下,將鄰里歌、樓棟文明公約、家風家訓、樓棟好人好事等樓棟文化上墻,形成了每個樓棟的文化主題特色,不但形成了濃郁的樓棟文化氛圍,也提升了樓棟的“顏值”,更增進了居民間的情感共鳴,推動居民不斷由生活共同體向文化共同體、精神共同體轉變。
樓棟活動 將樓棟溫度“暖”起來
一個個樓棟,一扇扇門,如何打破城市鄰里冷漠癥,如何讓鄰里關系更加和諧?望湖社區黨委為了破解了這一難題,以樓棟主題活動為抓手,圍繞“鄰里識、鄰里和、鄰里樂、鄰里唱”4個方面,開展“鄰里守望”活動,共建“鄰里互助網”;建立“樓棟文化角”, 結合重點節日,常態化開展八個到家送溫暖、送祝福等為主題的一系列服務活動。通過主題活動和線上線下的交流,鄰居們慢慢都熟悉起來,打破了每家每戶大門緊鎖的束縛,形成了互幫互助、團結和睦的鄰里關系,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讓樓棟變得有了“溫度”,有了溫情,形成了熟人樓棟的良好和諧氛圍。
下一步,望湖社區黨委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按居民要求開展“問診式”的精準化、精細化服務。通過充分發動樓棟黨員群眾廣泛有序參與,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干,社區搭平臺,居民唱大戲,增強了社區居民的存在感、認同感和積極性,大力推進和美小區建設,讓樓棟自治真正在望湖社區各網格生根發芽,開出便民、惠民的美麗花朵,結出了群眾樂享的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