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這意味著合肥生活垃圾分類步入法治時代,由“倡議分類”變為“強制分類”。
為充分發揮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展現責任擔當,沁心湖社區黨委向廣大黨員發出倡議,鼓勵黨員群眾帶頭示范,迅速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投身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改善社區人居環境,為建設和美小區貢獻力量。
黨委當好“引導員”,凝聚基層共治力量
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建立完善社居委、物業、業委會、居民自治的基層工作推進機制,利用“大共治”平臺,網格黨支部引領黨員、黨員引領群眾,把社區黨員、居民群眾、學校、社會組織等力量擰成一股繩,掀起垃圾分類熱潮,實現人心聚起來、垃圾分出來。同時,“和美小區”建設理事會各成員單位從落實垃圾分類的共同目標、共同需求入手,通過資源共享、活動共聯,催生出垃圾分類的“共治力”。

黨員當好“宣傳員”,綠色時尚入腦入心
社區黨委除了通過懸掛垃圾分類橫幅、宣傳展板等,還在民航家園黨群服務站組織黨員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趣味游戲的形式讓小朋友們學會垃圾分類、做好垃圾分類。在前期垃圾分類宣傳過程中,針對居民對生活垃圾集中分類投放點設置的疑問,社區黨委積極組織物業、業委會負責人及樓棟黨小組長(單元長)前往包河區垃圾分類科普館參觀學習,堅持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常態化宣傳,多渠道、多形式引導居民參與,達到了“教育一批、帶動一片、輻射一面”的宣傳效果。


志愿者當好“守門員”,精細管理提質增效
在社區四季經典園生活垃圾集中分類投放點,志愿者對居民前來投放的垃圾進行檢查,建議居民投放前先在家里進行垃圾分類,對于錯誤分類的居民則指導其進行二次正確分類,邊指導邊宣傳,他們就是社區垃圾分類的“守門員”,在小區內看桶、守桶、護桶,向居民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指導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和正確投放。


隨著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社區將堅持黨建引領,在推動垃圾精準分類、完善服務保障上下功夫,鞏固完善社區黨委、物業公司、業委會、樓棟黨小組長(單元長)、志愿者聯動機制,深化社區垃圾分類共建共治格局,切實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為打造和諧、美麗、幸福的“和美小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