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又是一年八一建軍節,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九十二周年之際,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致敬最可愛的人!同時為推動“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大圩鎮金葡萄社區黨總支組織慰問社區退伍老兵。
一腔熱血,守衛四季。在大圩鎮金葡萄社區有這樣一群人,沐雨櫛風逢山鑿路的劉慶高,老驥伏櫪不忘初心的林宗權,奮不顧身搶救物資的張忠賢,嚴以律己軍民一心的焦長明,勇上前線保衛祖國的李艾和,多才多藝文藝暖人心的楊開普……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退役軍人!走進退伍軍人家中走進他們的崢嶸歲月……一張張無聲的老照片,靜靜流淌過曾經的紅色歲月……而今鏡頭下的他們,脫下軍裝,軍心依舊,風采依舊。
劉慶高,中共黨員,1970年1月至1977年4月服役于湖北省襄樊市某部隊 ,鐵道兵?!拌F道兵是最辛苦、也是最危險的兵種之一,開隧道、鋪鐵軌、修大橋,都是和土石、鐵路打交道,進山溝、上高山,哪里艱苦就去哪里。沒有住的地方就用鐵皮蓋營房,風餐露宿、風雨無阻?!被貞浧鸩筷牭娜兆觿⒗细锌f千。 劉老還笑著說:“這是為國家的工業發展鋪路,為國防建設作保障,我們打通了湖北至四川道路,建設完成后東風第二汽車制造廠就落在湖北襄樊,所以說感到很驕傲、很自豪?!?/span>
圖/社區走訪慰問劉慶高一家
林宗權,中共黨員,1971年1月至1976年3月服役于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某部隊, 警備軍、野戰軍 。當兵時,他保衛駐地安全,與當地老百姓一起抗擊洪水、搶災救險,結下了濃厚的軍民情誼,也鍛造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雖退伍多年但一直心系部隊,如今年邁的他,一說起當兵歲月,仍是意氣風發。
圖/林宗權的榮譽獎狀、與戰友合照
他說道:“自從退役之后便在黃港村民兵部當排長,我從沒有忘記自己曾是一名軍人,能將軍人精神和在部隊學習到的技能帶回家鄉,成為祖國的后備力量,我感到很驕傲。祝愿祖國越來越好,我會一直在祖國的后方發揮余熱奉獻自己!”現已年近70的他,每次社區的黨員活動都能看到他積極參與的身影,十足的勁頭深深感動著我們。
張忠賢,中共黨員,1969年至1976年服役于湖北省襄樊市某部隊,通信兵。1969年入伍的張忠賢,在部隊主要從事電話接轉等機要保密工作。在一次保衛戰爭中,部隊組織搬運彈藥箱至船上,集中運往廣西支援前線。戰士們在傳送過程中,不慎將彈藥箱掉入江中,當時張忠賢來不及考慮,直接跳入長江的激流中,不顧險惡的水流環境成功搶救回彈藥物資,替國家挽回損失,被立為三等功,他至危險于不顧,永遠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兒子、孫子們可能也是受了我的影響,也都成為了優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談起這些,張老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圖/部隊老物件
焦長明,中共黨員,1968年至1971年服役于上海市某部隊,守備兵?!案锩娙藗€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線,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當鏗鏘有力的口號從70多歲焦長明老人口中說出,似乎一下子把我們拉到了焦老的紅色年代。
圖/焦長明與戰友合照
他回憶道:“當年隨部隊在大洋島、小洋島守衛長江沿線,生活十分艱苦,經常幫島上漁民運魚進倉庫,樸實的漁民經常送魚給部隊表示感謝,戰士們雖干的辛苦但時刻謹記部隊紀律,從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僅如此,部隊經常帶著當地民兵部隊一同訓練,提升他們的軍事技能,共守海島、維護平安?!?/span>
李艾和,中共黨員,1959年至1963年服役于蚌埠南營房某部隊,炮兵。如今的李艾和,已81歲高齡,但精神氣十足,回憶起自己當兵的歲月,眼神中滿是激動,拉著我們的手,仿佛有說不完的話。服役期間,他先后獲得8次獎勵,榮獲軍營神炮手等榮譽稱號。
圖/退伍軍人證明書
“當年蔣介石反攻大陸,部隊連夜從蚌埠趕往福建沿岸保衛沿海百姓安全,守衛祖國。當時運輸條件有限,炮彈等重武器全靠馬馱著走,在運送過程中,我不幸從馬上摔下來,連牙也磕掉了,但當時顧不得傷痛,只一心想著把武器順利運到前線。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赴后繼勇敢抗戰的精神,給蔣介石反攻大陸重重一擊?!崩罾霞拥鼗貞浀?。
楊開普,中共黨員,1971年1月至1975年3月服役于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某部隊,文化兵。說起在部隊文藝演出的日子,楊老說有一件事讓他印象深刻:“那一年我所在的部隊前往某高炮營開設音樂培訓班,提升軍隊文化素質豐富戰士們的業余生活。其中一位年輕炮兵周林跟著我學習二胡等樂器,后來,他成為所在部隊的文娛骨干,退伍后更是考上了音樂師范學校,現是某中學音樂教師,前幾天還從外地打來電話向我表示感謝。”這件事情堅定了他從事文化事業的決心,退役后在基層文化工作中不斷奉獻自己,軍隊鍛造了優秀的他,他也將軍人精神傳承了下去。
圖/楊開普與愛人
致敬最可愛的人!鐵血丹心,英雄本色,一身軍裝,一生記憶。退役老兵們的故事感動著我們,更傳遞著,艱苦卓絕的軍人作風、鋼筋鐵骨的軍人意志、保家衛國的軍人精神。八一,軍人的節日,讓我們向最可愛的人民子弟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