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大圩溝渠縱橫,荷葉田田,風吹稻浪,金黃片片,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如今,邁著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步伐,在鄉村振興的熱潮中,大圩鎮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拆遷不征地”的“大圩回遷模式”順利實施。2017年元旦,萬余名村民率先拿到了新房鑰匙,洗腳上樓,開啟了新身份——金葡萄社區居民。
新形勢下為了貫徹落實十九大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精神,以合肥市委、市政府關于推動鄉村振興、鄉鎮服務能力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的相關文件精神,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圩鎮在鄉村振興實踐中積極探索,以大圩鎮金葡萄社區為試點,緊緊圍繞“人”這個核心,堅持黨建引領方向,以建設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的農村社區治理體系為目標,積極探索新型城鄉融合型社區的有效治理路徑。
組織在身邊,幸福在眼前
隨著社區樓棟黨小組一個個陸續成立,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功能性黨組織優勢,將黨組織的觸角延伸至樓棟,打破小區鄰里隔閡,將大家重新拉回村落“熟人社會”的氛圍。黨群服務中心——黨群睦鄰點——樓棟客廳三個層級活動陣地具備,全年1705場活動共計20955人次的參與,“不忘初心、服務為民”的幸福感在社區居民心中不斷升溫。樓棟黨小組、網格黨員監督員和黨員志愿者三支黨員示范隊伍的形成,社區黨員的先鋒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大雪來臨前的貼心走訪,臘八節送到高齡老人手中的熱粥,禁止高空拋物倡議承諾書上的帶頭簽字,居民議事會上的諫言獻策……黨員群眾活躍在社區服務的方方面面,他們是社區治理的“頭雁”,讓黨員和居民走得更勤,讓黨組織和居民貼得更近。
德治牽紅線,文明記心間
2018年5月23日,金葡萄社區志愿服務廣場上“圩美實踐宣講團”的第一次成功宣講,打響了社區“德治”第一槍。宣講團就小區環境、高空拋物、文明養犬等話題做了精彩宣講,結合自身實際,呼吁居民愛惜環境,共建文明家園。面對服務對象為“村民+居民”雙重身份的現實,金葡萄社區黨總支積極探索社區德治建設路徑,培育成立社區道德建設委員會,讓居民自評“社區怎么樣”,通過道德宣講、移風易俗宣傳和身邊好人好事評選等,弘揚社區正能量,在點滴積累中傳承鄉風文明,共筑和諧社區。截止2019年8月,委員會召開評選和工作會議20次,評選社區好人40名,其中6名獲得“大圩鎮身邊好人”稱號,5名獲得“包河好人”稱號,開展主題宣講30次。
自治加法治,共建新家園
社區黨總支還積極動員培育了社區居民自治委員會、協商委員會,以樓里“益+親”項目為抓手,截止2019年10月,已實現社區“組團式”服務全覆蓋,共挖掘培育樓長79名,樓棟黨小組長79名,發掘培育黨員志愿者270名,文化頭雁8名,愛心頭雁98名。通過“7+X”的協商模式(“7”指的是社區黨組織代表1名、社區物業服務代表2名、黨員代表2名、婦女代表1名和居民代表1名,“X”指的是針對特定議題邀請的相關專業人員),協商解決各類問題3000余件。依托大圩社區治理學院平臺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增強居民骨干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同時在開展各類社區服務中,充分運用市場監督管理所、派出所等專業執法監管力量,整合多方資源,為社區服務、居民自治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輕舞飛揚”、“書香家園”、“歌聲回蕩”三支文化活動隊伍,及“織愛社”、“文明衛士”、“小萌伢”、“青跑團”、“金扳手”等多支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金葡萄社區的各個“舞臺”,居民群眾自發參與社區建設,創建和美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是大圩鎮全面開啟鄉村振興模式,實現“二次創業”夢想的重要一年。新時期大圩鎮黨委政府將積極推進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實現黨領導下的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格局,聚焦“組織進樓、服務進家”,以黨建為引領,搭建和親樓棟、和睦中心、和美堂屋等陣地,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打造各得其樂、各得其美的和美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