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多少天沒見到女兒了......注意安全”,這是我母親發的朋友圈。我叫吳亞嵐,是包河區大圩鎮東林村黨支部書記,自7月16日啟動24小時上堤駐守制度至今,我已經在南淝河大堤上值班值守11天,當然,我不是一個人,我們是一群人。母親知道我的工作性質,在這防汛危急關頭,我必須沖在前,我不敢給母親打電話,我怕打去電話我倆都繃不住情緒,只是看著她每天給我的微信留言,“注意安全”!但是看到母親的朋友圈我還是沒控制住流了眼淚,瞧我這脆弱的小女生思緒。
2020年7月17日 大雨
現在是凌晨2點鐘,伴隨著一道道閃電、一聲聲雷鳴,雨一直下,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南淝河水位上漲了不少,超過了警戒線。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在知道汛期來了后,我第一時間趕到南淝河大堤東林村堤段,目前大堤雖然十分堅固,但河水到了一定的水位,還是存在形成管涌或者散浸險情的風險,我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我和村委會的小伙伴們以最快的速度在大堤上搭起了值班點的帳篷,帶上必要的防汛工具頂著高溫酷暑,冒著傾盆大雨就到背水坡巡查了,河堤兩邊的草地濕滑難行,我們穿著雨衣、雨靴,拿著鐵鍬、竹竿,走一步敲兩下,小心細致地查看是否有冒水的管涌,一經發現,立即上報進行填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工作雖不復雜,但消耗時間和精力,一天下來整個人身心疲憊,但我一點也不敢放松警惕,始終牢記汛情就是命令,安全就是責任。
2020年7月21日 晴天
連續兩天的晴天,讓大家緊繃的弦稍微放松了些,東林排灌站24小時不停的排水,給了圩區種植戶緩沖的機會,及時排掉了田里的積水,減少了損失。這兩天我和東林村女子防汛志愿服務隊到農戶家里查看了情況,并做了記錄,了解民情民意,以便汛期過后提供針對性的民生工程政策保障。雖天空放晴,但目前合肥市南淝河仍超保證水位,防汛工作依然毫不松懈。大堤上,每隔500m設置了一個防汛值班點,每個值班點配齊24名“戰士”,他們四班倒一起守護著我們的“母親河”—南淝河。為更好的防汛排險,東林村兩委商議要將南淝河大堤東林段的雜草全部清除。我雖參加工作十幾年,之前也參與過防汛工作,但像這樣的大堤防汛還是頭一回,看到東林村黨員群眾清除大堤上的雜草,我便同他們一起到圩堤下,詢問老黨員黃云山,黃叔叔回答道:清除雜草是為了更好地排查薄弱環節,把上面的草割掉后,就相當于擴大了巡查范圍。我連忙點頭,心中喜悅這下又學到了知識。
2020年7月24日 雨
每隔1-2小時,我們會巡堤一次,每次5個人,沿著堤坡背水面從上到下站成一排,查看是否有滲水、開裂、管涌的情況,今天下午一點在巡堤時,我發現一處小的滲水點后,為了更好地排查辨認,在這處滲水點插上一面旗并及時通知專業人員過來處理,還好專家們過來查看后,綜合研判后并沒什么大問題,加強巡查即可。在家里,我是母親乖巧懂事的女兒;在工作中,我是一名乘風破浪的支部書記,同事們看我是女同志,說不讓我值夜班,我開玩笑說著,巾幗不讓須眉,不要小看我們女子哦,在這抗洪防汛的最危急、最緊要關頭也許女生力氣不如男生,但我們也不會退縮,盡自己力量做到最好!面對此次汛情,市、區、鎮、村全員出動,第一時間奮戰在防汛抗洪一線,還有最可愛的人民子弟兵來支援大圩,幫助我們巡堤排險,我不會叫苦叫累,定會守護南淝河平安度汛。
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身在汛情防守第一線,任務重、責任大,我雖不能做出什么驚天壯舉,但會盡全力詮釋好“戰斗員”角色,甘于奉獻,努力扮演好每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