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腿雖然摔傷了,若組織人員不夠,我立即參加。”“服務從組織召喚。”“等待吹哨子。”
連日來,包河區煙墩街道丙子社區工作站黨總支學習強國小組群里涌動著這樣的“紅色力量”,他們沖鋒在汛情第一線、戰斗在群眾需要的最前沿,用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筑起“紅色堤壩”。
“今天水位高,我不放心,我來帶隊值夜班。”7月19日又是一天大雨,包河區煙墩街道丙子工作站書記馬育紅從街道開會回來已是夜里零點多了,他顧不上回家換掉白天防汛的泥褲,帶著夜間防汛物品直接到堤壩上去了。
近日,巢湖水位不斷升高,中廟站水位高達12.92米,丙子河與巢湖相連,河水水位已超過堤壩高度,出現漫水情況,汛情緊急。丙子工作站承擔著丙子河——丙子電管站至映荷橋段的防汛任務,肩負著為九聯圩排險,將圩區內澇水通過電管站排到丙子河,經由丙子河排入巢湖險情任務。
“這里全是一人多高的雜草,天又一直下大雨,大家巡堤走不了,欣誠公司一早組織十幾個人清理雜草,割出了一條近千米的大堤防汛通道保障防汛工作。”參與防汛的丙子老黨員馬長征這樣告訴記者。馬長征是一位老黨員,2016年雨水大,防汛告急,他二話不說就上了堤壩。與上次一樣,他在群里得知工作站防汛人手不足,積極報名參加防汛。

在街道防汛抗洪工作指揮部的指導下,丙子工作站迅速成立“紅領哨所”防汛突擊隊,組織黨員干部群眾接力欣誠公司24小時堅守汛點,堆放沙袋打滾水壩,排除險情,防止丙子河水漫灌。
“我們都是丙子的老黨員,又參加過防汛,對什么時候要打滾壩、什么時候能放水有點經驗,這連續下了很多天,圩區河流水位升高汛情危險,我這個黨員可不能在家里閑坐著,看著防汛點燈亮著、黨旗飄著就不困啦!”夜里巡堤的秦發才這樣說。
像馬長征、秦發才這樣聞“哨”而動、聽令而行,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的黨員,在煙墩街道還有很多。在黨員們的帶動下,一座堅不可摧的移動“堤壩”正守護著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