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以來,受強降雨影響,巢湖水位超歷史極值。煙墩街道瀕臨巢湖,轄區內派河、老丙子河、北澇圩與巢湖相連,單派河大堤牛角大圩段沿線長度就達8公里,巢湖水位升高,嚴重威脅著轄區居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煙墩街道聞“汛”出擊,提前研判,早做準備,抓細節重實效,把隊伍拉起來,人才用起來,綜合施策破解難題渡“汛”關。

任務落實比“汛”速
雨雨雨!連綿不斷的雨勢,讓防汛工作壓力陡增。汛情就是命令,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是責任。煙墩街道面對嚴峻的汛情多次召開防汛抗洪工作推進會,成立煙墩街道防汛抗洪工作指揮部,下設4個防區防汛現場工作組和綜合協調組、防汛搶險組、后勤保障組、效能督察組等5個工作小組。現場工作組進駐現場,負責防區值守,做好巡查、上報及應急處置等工作。其余工作小組則協調聯動,統籌推進。通過研究部署,進一步捋順組織架構,確保任務落實快速到位。

超前謀劃準備足
煙墩街道將防汛工作置于當前工作重點,超前謀劃、提早部署,堅決守護好防汛工作的頭道防線。在汛情來臨前,街道安排專人對堤壩沿線的電力線路進行全面排查檢修,防止大風驟雨造成電路故障。街道還提前將堤壩坡上的雜草清除干凈,使得人員能夠高效率巡查,更快發現風險點并及時處置。此外,安排專人定期開展清渠清溝清淤工作,打撈河溝里的浮萍、藍藻、樹枝和淤泥,防止堵塞河道、排灌站管道出入口;對轄區內的大小排灌站及時進行設備檢修和維護,確保汛期來臨時能夠拉得出、用得上。這些細節上的方法舉措,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掐滅在萌芽狀態,助力防汛工作事半功倍。

“老把式”有新作為
煙墩街道轄區涉及水系多,水情較為復雜,防汛任務中的疑難情況也多。針對此種情況,街道組織25名有防汛經驗的老支書、老黨員成立技術專班,由街道都市農業部負責人方明勇任班長,主要負責全街防汛一線排澇站點統籌、險情預判、隱患分析、應急處置等技術難題,為街道防汛抗洪工作指揮部決策提供參考,讓“老把式”有新作為。同時,街道還在巡查隊伍中安排有經驗的村居骨干帶隊,不僅能夠在巡查中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妥善處置,更能給新隊員傳授經驗培養專業人才,進一步錘煉防汛抗洪隊伍。

群眾安危放在心
受巢湖水位影響,街道轄區內的老丙子河攔河壩面臨著巢湖水倒灌的風險,為了守護轄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街道迅速組織人員先后對老丙子河攔河壩進行6次加固,目前已將堤壩面寬提升至10米,長度提升至20米,做好提前量,確保有效應對汛情。
牛角大圩圩區內地勢低,連續降雨易對圩區造成積水。為了盡快將圩區內的積水排除干凈,確保群眾生產生活不受影響。除了現有的排灌站以外,街道又緊急增加3部大型移動排水泵及多臺其他型水泵,24小時不間斷開足馬力排澇,截至21日傍晚整體水位將下降15~20公分。“感覺今年的雨比16年的都要大,但是實際的情況要比16年好太多了!”一位村民這樣感慨道。煙墩街道在應急處置上的“膽大心細”贏得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紅領先鋒沖在前
汛情以來,煙墩街道迅速響應,全體黨員干部聞令而動,街道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在各防汛點成立“紅領哨所”防汛突擊隊,堅持“七個起來”,即激情高起來、人員動起來、袖章戴起來、喇叭喊起來、燈光亮起來、黨旗飄起來、責任擔起來,“哨兵們”24小時奮斗在一線。通過建立應急防范機制、提前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強化基礎防汛能力、成立技術專班,加強應急處置能力等措施,煙墩街道始終繃緊防汛抗洪這根弦,齊心協力共戰汛,確保一旦發生急難險重情況,能夠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把黨的堡壘建在一線,讓黨旗飄在一線。
風雨同舟共克時艱
全街廣大黨員干部在防汛救災中挑重擔、當先鋒,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以堅決的態度、有力的措施、扎實的作風,充分發揮頂梁柱、主心骨、帶頭人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保障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真正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增強信心,戰勝困難,用使命擔當筑起“紅色堤壩”,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