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之間鬧點小矛盾很正常,各自退讓一步,不就海闊天空了嗎?”幾天前,竹園小區的紅領哨所里坐著一對鄰里。在哨所內,通過人民調解理事會成員的悉心勸導,兩家的紅臉慢慢“陰轉晴”,矛盾也迎刃而解。

為深入貫徹落實合肥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和包河區委“紅色領航”系列工程部署要求,包河區煙墩街道竹園社區以黨的建設引領基層治理,全面推進煙墩街道“紅領哨所”建設。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緊盯黨群需求,做到瑣事解決在“樓”,小事化解在“所”,難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使黨組織在基層、在一線發揮實效。近日,包河區煙墩街道竹園社區轄區的竹園小區黨建陣地“紅領哨所”正式投入使用。竹園小區“紅領哨所”作為竹園社區首個成立的“哨所”,既是小區黨員作用發揮的重要平臺,也是加強小區居民自治的重要舉措。

各方優勢全互補。竹園小區“紅領哨所”通過成立黨組織,積極挖掘退休黨員有時間、有精力、有經驗,在職黨員有思路、有想法、能創新,居民骨干有時間、有能力、有思想等參與到小區居民自治中,通過深化服務內容,激發黨員、居民骨干參與組織活動的活力,讓黨組織觸手可及、黨員隨處可見、黨建更有溫度。7月16日,竹園小區以“紅領哨所”為載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以花會鄰 香滿社區”主題黨日插花活動。小區黨員、轄區婦女等20余人參加活動。

服務內容全方位。“自從小區里有了這些小紅帽、紅袖章、紅馬甲,我感覺小區的環境、衛生越來越好了,鄰里間的關系也近了不少。”家住竹園小區7號樓的李大姐笑著豎起大拇指。竹園小區通過建立“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工作機制,成立各類志愿服務隊伍,便民服務隊伍,為小區居民提供測血壓、法律咨詢、心里疏導、智慧家長課堂等一系列特色服務。7月24日,竹園小區以“紅領哨所”為載體,舉辦一場智慧家長課堂講座,小區黨員、轄區婦女等20余人參加活動。

隊伍功能多元化。“我們這些老黨員、老同志都已經退休了,能在晚年為小區做點貢獻,其實也是自身價值的一個體現嘛。”說完他又繼續開始巡邏。這是家住竹園小區的李朝水被問到時說的話。竹園小區以“紅領哨所”為載體,組建紅竹護衛隊、文明巡查隊、綠色環保行等志愿服務隊伍。他們中年齡最大的有74歲,平均年齡68歲,他們日常負責小區管理巡察、文明養犬勸導、環境衛生維護等工作,為社區治理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