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社區動員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如何利用黨建引領樓棟自治的方法和策略?社會組織怎樣孵化和培育?如何激發和維持志愿者的服務熱情?當居民們遇到這些涉及居民自治、社區組織、志愿服務等有關社區治理的課題,社區治理學院將為他們邀請專家學者來到身邊答疑解惑。
上月,全省首家社區治理學院在濱湖世紀社區揭牌,日前,隨著學院的不斷開課,居民們對這樣“高大上”的學習方式也很是認可。
開課當日,來自合肥工業大學老師周軍以《居民服務與社區自治的互聯互動》為題開始授課,學生“聽眾”包括了社區工作人員、社會組織負責人及熱心居民。理論授課過程中,每個人都認真聽講記錄,而課程后半程的互動環節,則更受學員歡迎。
“周教授,我們設置了很多項目,但是成效不明顯,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我的觀點是項目目標越小越精致,效果越好,不能太寬泛。比如說你們做的社區熟人計劃,我覺得設計之初,就可以量化,今年我要讓多少居民走出家門,參加社區活動,彼此熟悉。”
隨著專家的一一講解,很多學員工作遇到的問題有了突破方向。“我們的隊伍現在有50多人,大多是退休人員,熱心公益,想為社區做點事。今天聽了周教授的課,感覺我們的目標定位要修正,不是什么事都要介入。”清風居委會社會組織百姓事務協調理事會負責人王芬芬有感而發。
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治理學院面向轄區居委會、社會組織、居民骨干及熱心居民開課,年度教學計劃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學期,全年必修25課時,選修16課時。目前,報名的學員有210多人,今天來了100多人。學員上了什么課,每次都有登記,翻看一下每個人的學員證便一目了然。學院學習形式靈活多樣,有集中授課、主題沙龍、實操訓練、外出參訪等。成績按照學習記錄、課堂表現和課后思考三個方面來進行認定,修滿70分為合格,85分以上為優秀,會予以表彰。
談及社區治理學院建立的初衷,濱湖世紀社區黨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社區治理學院希望通過靈活多樣教學方式,強化互動參與,激發了社區工作人員、居委會成員、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以及居民骨干的學習積極性,打造出了社區特色品牌。據介紹,社區治理學院將堅持“立足社區、創新治理、學以致用、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集“教、學、研”于一體,設置了包括“黨建系列”、“居民自治系列”、“志愿服務系列”、“社區文化系列”、“社會組織系列”、“社區管理系列”等六大系列課程。授課導師的身份多元,不僅有高校教授。目標就是把學院打造成全省社區治理工作的培訓基地,通過專家授課、經驗交流、頭腦風暴,共同推動社區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