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湖世紀社區黨委自成立以來,堅持聚焦“兩應”(黨組織對群眾有求必應,群眾對黨組織一呼百應)目標,深入貫徹黨的組織路線和群眾路線,從社區最微小的單元切入,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抓起,以“四美一好”(環境美、行為美、文化美、鄰里美、樓組黨建建設引領好)為內涵,以居住地黨員作用發揮為重點,將黨的組織網絡和服務觸角延伸到樓道、家庭,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走出了一條“服務解民憂、黨建聚人心”的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之路,不斷開創城市基層黨建的新局面。
一是做強引擎,將組織建到居民身邊。堅持“紅色領航”,將黨支部建在網格、黨小組設到樓棟。制定出臺樓組黨建三年行動計劃、“三在”(在冊黨員、在職黨員、在地黨員)黨員社區履職報到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化措施,通過“紅色家書”喚醒黨員意識、紅色幫客凝聚服務力量、紅色教育筑牢思想根基,成功組建194個樓棟黨小組,覆蓋率達80%,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以樓棟黨小組長為核心的“三長三員”樓棟衛生安全巡察隊伍網絡(樓棟黨小組長、居民自治組長、物業樓長,網格員、信息員、部門工作人員),建立樓組實名制微信群、QQ群,引導話題討論、收集民情民意,密切黨群聯系。使樓棟黨小組成為推動樓組黨建、樓組自治、樓組創建的“主引擎”“主心骨”。
二是做實功能,將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推動樓組黨建與促進基層治理、與解決群眾問題的深度結合融合。社區黨委通過黨小組這個主渠道把服務資源送到樓棟,設立100萬元樓組公益金,按照“群眾有需要、黨員能做到”的原則,將文明巡查、節慶文化、兒童活動、鄰里互助等打包成一個個項目,以樓組為單位進行策劃申報實施,中秋百家宴、鄰里團拜會、樓棟朗讀會、長者生日會等文化交流活動,每周都在樓棟里溫馨上演。環境美、行為美、文化美、鄰里美,就是要在網格辦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和黨員骨干的帶領示范下,凝聚居委會、物業、居民、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解決好樓道環境衛生、樓道內不文明不禮貌、鄰里之間關系冷漠等群眾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樓組好,就是要把樓棟黨小組、自治小組做強做實,讓他們真正成為服務居民的“連心橋”、融洽鄰里的“同心圓”。
三是做美內涵,用文化凝聚價值共識。把文化作為“四美一好”樓組最重要的內涵和底蘊。堅持把加強文化引領、文化塑造貫穿“四美一好”樓組黨建的全過程。用好樓組“微信群”,開設樓組“微課堂”,動員挖掘樓組黨員和群眾骨干組建“圓夢”宣講團,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貫徹向最基層延伸。將公益廣告、文明公約作為樓組建設的常規內容,既重形式美、更重內容美,常態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家風、樓棟好人評選推薦,在樓道內大量弘揚向上向善的時代新風。鼓勵引導黨員群眾共同提煉、培植本樓棟的文化內涵,一些由群眾自己命名的樓棟,如“德潤樓”、“清華樓”等,不僅豐富了樓棟的文化特色,更增進了居民間的情感共鳴。
四是做優機制,推進樓組黨建不斷深化。規范樓組組建機制,樓組黨小組由3名以上成員構成,正式成立前網格黨支部召開樓組黨員群眾見面會,將具備一定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能力的熱心黨員推選為黨小組長,并結合實際進行分工。建立培訓機制,在社區治理學院開設樓組成長課程,通過邀請專家學者、實務人才、草根精英等專題授課和外出考察學習等方式進行增能培訓,不斷提升樓組成員能力水平。建立交流分享機制,開辦“四美一好”樓組論壇,每季度一次經驗分享、部署任務。完善評估機制,運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對“四美一好”創建進行綜合評估,加大群眾認可度測評,不斷提升樓組黨建的標準化、科學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