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8號,農歷正月十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元宵節,一家人圍坐在桌,熱熱鬧鬧的吃碗元宵,這個年才算是過完了。由于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讓這個元宵節留下些許遺憾,但是在這特殊的困難期,“我們”始終在一起。
爺爺找到家啦
已有八十多歲高齡的王光玉老人,家住皖東小區,從早上出門后就迷失方向,走到了與住址相反方向的同安街道王大郢社區,在當涂支路胡大郢段徘徊。社區志愿者孟丹丹看到老人腿腳不便,來回走動,便意識到老人可能迷路了。她急忙從崗點搬出板凳,讓老人坐下,便聯系了崗點的負責人王深同志。
王深同志根據老人描述,在周邊社區打聽,終于找到了老人的子女,老人出來許久,早已饑腸轆轆,孟丹丹又將自己值班吃的泡面泡軟后端給老人吃。老人的家人趕到后,看到老人被照顧的很好,非常感動,連聲道謝。但是孟丹丹和王深兩位同志卻說:“這是小事,但是疫情當前,一定要照顧好老人,避免外出,他們是易感人群呀!”
雙胞胎志愿者
疫情防控中,城中村難度最大。同安街道王大郢社區胡大郢城中村出口多,房屋雜亂,以外來人口為主,人員難以管理。胡大郢村民組一對雙胞胎馮志成、馮志超主動到社區報名加入志愿者隊伍,就站崗在他們最熟悉的胡大郢城中村,保護居民的安全。
兩位少年年齡不大,但是服務意識很強,面對進出的居民,他們語氣溫和,“奶奶,您口罩要記得帶呀!”“叔叔,現在別出來散步了,在家里轉轉吧!”……
馮志成、馮志超站崗的路口群眾出入少,兩位少年的勸阻讓想要出門溜達的群眾折返回了家。趁著沒人出入,他們趕忙把宣傳頁,發到了每戶的門口。青春的少年,為你們點贊!
小小快遞集中點
由于疫情蔓延,對群眾的有效保護就是避免接觸,實施有效隔離。但是取快遞也成了一個難題,黨員同志們便用紙板做了“快遞集中點”的小牌子,掛在小區門口空曠處,快遞員聯系業主后,將物品留下,志愿者遠遠看著,業主自行來取。
有了快遞集中點,快遞員不用一直在寒風中等待業主。業主取物時,也不用和快遞員有接觸。志愿者們遠遠看著,也不會出現物品丟失。暖心小舉措,既方便了別人,也安全了自己。
元宵佳節,雖然沒有元宵,但是有許許多多的“家人”,我們的心在一起,便是團圓。祝福所有在抗議一線的英雄們,平平安安,早日歸來,大家元宵節快樂!(王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