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大愛彰顯。有這么一群人,他們主動投身到抗擊疫情阻擊戰中,已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為了寧國新村社區所有居民的安危,他們舍小家保大家,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封控卡點,他們執著堅守,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防火墻”。
王洪三,市司法局衡正公證處黨支部書記,也是寧國新村社區的居民;在得知社區急需志愿者的情況下,他主動請纓,放棄周末休息的時間,加入到社區防疫?作隊伍中,參與到寧國新村社區大門樓值守等工作。
前進巷即是通往各小區的路也是一條與宣城路互通的輔道,面對來來往往的人群,王洪三書記總是面帶笑容,“您好,請掃下安康碼與行程碼,”“您好,特殊時期,請佩戴好口罩。”短短的兩句話,王洪三書記在一分鐘內要多次重復。面對不耐煩的居民,他也是耐心勸說,對進入前進巷的居民與車輛逐一排查,做好登記。
王洪三書記表示:“全民的事就是大事,看到你們社區工作人員忙著防控疫情,很辛苦,作為一名老黨員,又是咱轄區的一份子,也希望能為社區居民盡一份微薄的力量。”
崔瑋娜,是包河文廣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是第一批下沉前來支援的志愿者,分配在寧國新村菜市場值守,主要工作就是對菜市場出入口人員的測溫、掃“二碼”、異常人員信息的登記和上報。菜市場每天人員流動大、人流密集度高,既是與居民生活密不可分的公共場所,也是疫情防控薄弱環節,面對的居民大多也都是中老年人。
“你好,你來幫我弄一下,我不會搞這個?要在哪里掃呀?”“大媽,您別急,我來給您看看”,說話間,崔瑋娜就已經接過來手機,現場一步步指導居民操作,完成了“二碼”聯掃、測體溫。那位居民大媽一個勁的夸崔瑋娜有耐心認真,說自己孩子不在身邊,她和老伴眼睛也花了,也看不懂,每次出門都不帶手機,直接在門口登記,這下好了,出門方便多了。崔瑋娜笑著說:“大媽,別客氣,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盡管說。”
楊陽,印象濱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管理員,他和崔維娜一樣都是包河區第一批下沉前來支援的志愿者,從3月15日起一直在菜市場值守,一干就是一個月。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到基層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了,早在2020年,他就在社區和隔離點參與過防疫工作。
楊陽說:“每天的工作雖然辛苦且枯燥,但是更能體現我們青年員工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個寶貴的人生經驗。”
疫情不滅,堅守就仍在繼續。鮮艷的黨徽與志愿者紅袖章在陽光的照耀下是別樣的溫暖,也充滿了無盡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