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在疫情防控期間,萬年埠街道“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黨員、居民志愿者。黨旗紅帶動樓棟紅,樓棟長帶動好鄰里,“一米陽光”樓棟志愿者們通過鄰里互助發揮模范作用,從樓棟出發踐行志愿奉獻精神。
防疫“老手”不停歇
“請大家佩戴好口罩,保持兩米距離,有序排隊,請出示核酸檢測碼,保持好間距,謝謝大家配合……”5月11日一早,在云華社區臨湖苑C區核酸檢測點,居民志愿者熊文啟已身穿防護服,組織社區居民有序排隊進行核酸檢測。
熊文啟是云華社區臨湖苑“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的核心志愿者,同時也是樓棟自治團隊--友鄰自治團的骨干成員,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從一位剛摸索清楚兩碼怎么掃、防疫政策有哪些的“新手”防疫成員,迅速成長為一位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老手”。每次核酸檢測工作都有他的身影,不僅走進樓棟宣傳核酸檢測信息,奔走現場維護秩序,他還有一樣絕佳技能--物件修理能手:帳篷被大風吹翻,現場的桌椅螺絲松動,有了熊文啟,迅速就能給固定妥當。一起從事志愿工作的小伙伴們都說:“在云華社區,哪兒有疫情防控需求,哪兒就有他”。
“銀發”黨員煥新輝
劉慕月,一位有著52年黨齡的老黨員,同時也是云海社區東方藍海“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的樓棟長。2022年年初,疫情反撲,面對形勢嚴峻的疫情防控工作,年逾古稀的她挺身而出,不僅自身投入到防疫值崗的工作中,還鼓勵身邊的居民加入到社區志愿服務當中。
“我雖然年紀大了,但身體還算硬朗,還想再為疫情防控出份力。每當看到年輕人那努力的模樣,總能感覺到自己還年輕,還很有干勁。”劉慕月樸實的話語蘊含真摯的情感,盡顯老黨員的使命擔當。她用堅定的信念和務實的行動,體現了黨員樓棟長的責任擔當,守護著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社區能人”兼數職
甄裕娥,萬慈社區攬湖苑“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站長,也是“一米陽光”志愿服務隊隊長。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甄裕娥每天一送完孩子上學就奔波在防疫一線,日常從事疫情防控值守工作。在核酸檢測現場,她化身大白成為信息登記員;在防疫疫苗接種排隊時,她又是現場秩序維護員。一些獲得幫助的人總是笑意盈盈地對她說:“小甄你辛苦了!謝謝你哦!”“小甄你辛苦了!謝謝你哦!”
從萬慈社區建立之初,甄裕娥就從事社區志愿工作,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收獲了眾多好評。在各級文明先鋒評選中甄裕娥先后榮獲了“2019年萬慈社區優秀居民骨干”“2020年包河區優秀志愿者”“2020年包河好人”等稱號。作為巾幗志愿者,她勤勉付出,充分發揮豐富的團隊帶領經驗,以攬湖苑“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為陣地,通過樓棟各項活動發掘出更多的熱心黨員和居民、樓棟達人、社區能人。
“全職媽媽”再出發
吳望梅,兩個年幼孩子的媽媽,養育孩子照顧老人幾乎占據了她日常生活的全部,在繁雜的家庭生活之余,她從未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積極投身于社區公益服務、“和美小區”建設中,發揮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日常社區服務中,她是金斗“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品牌項目--“父母效能加油站讀書會”的骨干成員,積極推動家庭教育平臺的搭建,也是各類公益活動的現場志愿者,保障活動的有序開展。當疫情來襲,她暫時放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和老人,堅守在中海濱湖公館防疫點,當遇到不理解、吵鬧的居民,吳望梅在堅守原則的同時總是用耐心和熱情化解對方的情緒,為中海濱湖公館守住最后一道安全防線。
她常說:“奉獻沒有大小之分”,并用行動踐行了自己的公益理念,哪怕再微小的事,她都會竭盡全力。沒有華麗的辭藻,吳望梅始終用行動兌現當初的入黨誓言!
在萬年埠街道樓棟治理志愿團隊中還有許多這樣的黨員同志、居民群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疫情防控、樓棟治理。“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把黨組織覆蓋從社區延伸到小區、樓棟,鋪就樓棟治理“紅”底色。樓棟志愿者們用行動筑起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成為戰“疫”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用志愿服務筑牢社區“防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