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1+8”文件精神和區委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包河區望湖街道王衛社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社區“微治理”機制為旋律,切實譜好社區治理“四部曲”,提高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微共治”多元化,奏響和美融合曲。單元樓道雜物亂堆放、非機動車亂充電、出門遛狗不栓繩、小區停車難等網格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影響著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社區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建立了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先鋒崗的組織體系,探索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樓棟長和網格員等組成小區治理新機制,各網格通過召開協商議事會,討論出行安全、高空拋物、非機動車亂停放、毀綠種菜等居民關心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微共治”的治理新模式,讓社區逐步實現從“單打獨斗”到“聯動作戰”,從“條塊分割”到“區域一體”,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網格。
“微項目”品牌化,奏響和美自治曲。完善便民服務,以實現“一年365,天天有服務”為目標,望湖北苑網格打造了深受居民群眾滿意的志愿服務團隊。先后組織五星志愿服務隊、紅領巧藝坊等6個社區社會組織。動員黨員志愿者申報微公益項目,精心打造情暖桑榆為老服務、便民服務進社區、見圾行事美家園等5個微公益項目,項目周期內開展服務活動120次、孵化社區社會組織4個、鏈接轄區資源8家,并為組織負責人和項目團隊提供個案督導,為其提供支持和幫助。通過項目化的發展方式,促進團隊規范化發展,促使志愿服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創新社區治理手段,讓居民進行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微服務”貼心化,奏響和美睦鄰曲。自疫情防控以來,老年群體、特殊群體一直是令人牽掛的,由于年老體弱等原因,他們最容易被疫情波及。為保障弱勢群體在疫情期間的生活需要,切實做到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王衛社區開展“志愿微服務,有心更暖心”疫情防控關愛弱勢群體行動以及組成“微服務”志愿服務隊上門為特殊群體縫縫補補、修理小家電,打掃衛生等,自疫情防控開展以來通過上門走訪、電話預約、微信等方式共計為特殊群體提供服務40人次。
“微典型”榜樣化,奏響和美先鋒曲。自“紅色領航 和美小區”建設推進以來,社區各網格相繼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黨員樓棟先鋒,他們慰問孤寡老人、化解鄰里矛盾、巡查樓棟安全、參與網格建設……目前,社區樓棟長他們主動“亮身份、做表率、促和諧”,積極發揮著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號召和引領更多的黨群參與到和美小區建設中來,推動社區共治共享,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包河區望湖街道王衛社區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以人性化、智能化、多樣化為發展方向,整合多方力量,拓展社區“微治理”新空間,通過基礎設施、環境面貌、人文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改變和建設,切實解決居民的實際問題,讓社區環境更宜居,讓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讓堡壘更堅、旗幟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