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社區瑞安居民區是漸進成長型居民區,轄區面積1.12平方公里,目前已交付入住4個生活小區,總交房5054戶,人口6409人。金茂悅小區是轄區新建商品房小區之一,2021年陸續交房入住,小區建設戶數1512戶,目前入住1400余人。小區呈現“三不高一不強”特點:即入住率不高、 鄰里熟識度不高、社區參與度不高、居民自治意識不強。為精準把握居民需求,有效促進居民參與,方興社區瑞安黨支部創新制作居民戶卡,走訪居民需求,其中兩類群體共性需求引發了關注和思考:一是年輕上班族群體希望能為從農村來幫忙照看孩子的父母開展服務,幫助其父母融入城市社區生活;二是寶爸寶媽群體希望能開辟一塊陣地種植菜園作為孩子的科普園地,同時培養孩子的公益心。為有效回應居民需求,方興社區瑞安黨支部打造居民家門口“悅享園”,積極探索社區參與、民主協商新機制、新做法。
多措并舉,廣開門路集民意。方興社區瑞安黨支部重點聚焦居民“急難愁”和“需盼求”,聽民聲、聚民意、啟民智,一是走訪征集,深入群眾。“兩委”成員分小區包聯,常態化深入小區走訪,與群眾拉家常,用真心換真話,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二是戶卡建檔,貼心問需。專門制作居民信息戶卡,結合信息員日常信息采集工作,一戶一檔,書面問需,零距離收集居民關心關切議題;三是交流座談,真心問計。黨支部牽頭召開雙提升例會、樓棟見面會、協商議事會、專委會例會、志愿者交流會、悅享園分享會等各類座談會,征求樓棟黨小組長、黨員志愿者、居民骨干意見,通過交流談心的方式,真誠交換意見。自打造“悅享園”以來,累計召開座談會6場,戶卡建檔1296戶。
規范程序,引導居民共協商。方興社區瑞安黨支部牽頭,聯合小區物業,面向居民線上線下同步對“悅享園”打造公開公示征集意見。在得到居民的支持后,整合小區物業、社會組織力量,招募黨員代表、居民骨干代表、少數民族代表、婦女代表、親子家庭代表等10戶種植認領家庭,組織認領居民召開協商會議,共同商議“悅享園”管理方案,推選出線上、線下負責人4名,討論制定管理公約。
共治共建,群策群力齊行動。黨建引領暖民心,愛心菜園結碩果。在“紅先鋒”王存英的帶領下,“悅享園”每日由認領團隊自我管理、自我維護,收獲的蔬菜被送到轄區90多歲高齡空巢老人和老黨員家中,悅享勞動果實。“蔬菜小達人”、植物發電等公益小課堂在“悅享園”有條不紊地開展,悅享科普果實。“悅享園”團隊骨干將分享會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及時帶到居民區季度物業服務管理提升意見征詢會,悅享治理果實。
方興社區瑞安黨支部通過“悅享園”的打造,取得了以下工作成效。一是小需求,大平臺,“悅享”補缺。黨支部牽頭,通過盤活小區閑置公共空間,將居民活動陣地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拓寬居民活動空間,搭建了集居民溝通交流平臺、兒童科普教育平臺、社區協商議事平臺功能于一體的基層治理平臺,有效推動了居民的社區參與。二是小群體,大能量,“悅享”促聚。一方“悅享園”,回應了居民對鄉土情節深深眷戀的需求,引發了兒童對自然科學的熱愛,讓勞動意識深入童心;讓青年群體收獲了更為和諧的親子關系;讓老年群體有了自己互動、交流的小樂園。“悅享園”讓最熟悉的陌生人群,形成最近的朋友圈。在這個朋友圈,既能鄰里知,也能鄰里和,還能鄰里幫。三是小菜園,大治理,“悅享”賦能。“悅享園”的打造,有效激發了居民自治意識,提升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拉長了基層民主協商過程。居民區也因此挖掘培養了一批居民骨干、志愿者,以悅享園為陣地開展政策宣傳、民意收集,夯實了居民自治基礎。通過搭建自治共治平臺,建設民主參與載體,為“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友好的實踐環境,不斷培育和強化社區共同體意識。
“悅享園”的打造,從實操上細化了公共空間微改造的相關措施,具體實施總結出以下執行路徑:一是調研需求,契合關切定服務;二是黨建引領,協商議事定方案;三是多元共治,整合資源齊參與;四是反思總結,不斷優化再提升。從實效上以黨建為引領,以需求為導向,堅持轄區居民的主體地位,深入挖掘轄區內生力量,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參與意識和能力,深化拓展了社區協商議事機制,推動了共建共治共享平臺的搭建,共建共繪鄰里生活“同心圓”,讓居民期盼的“愿景圖”真正轉化為居民滿意的“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