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園黨委在基層治理工作中,積極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社區中的實踐,著力將具體實踐體現到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來,努力打造“社區美好生活共同體”,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強化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持續書寫更加生動的康園故事。
黨建引領,“破題”為先
居民區黨委牽頭,充分發動小區居民意愿,成立了協商議事專委會,商討議定項目事宜,同時每單元建立“樓棟單元長”工作隊伍。黨組織引領,匯集居委會、專委會和物業三駕馬車的力量,統籌協調好各方關系,依托黨群服務站,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制定出臺“涼亭議事廳”管理規約和議事章程。有效整合社區單位、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力量,挖掘社區“能人”,帶動周邊群眾一起參與活動。已開展協商議事會議10余場,解決居民大小問題20余個。
居民自治,“自治”為基
居民區黨委利用“涼亭議事廳”召集樓棟單元長開展“議一議,想一想,動一動”為主題的議事會議,商討小區內的大小事項,倡導樓棟之間相互走動,資源共享,實現居民區“公益內循環”。為了合理利用公共空間,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幫助,發揮“民智”,匯集“民意”,設立“義倉”。匯集居民閑置物品資源,放置到公共空間,給有需要的人進行使用,將物品流轉起來。目前,已收集到居民捐贈物品桌椅、書籍等50余件。
志愿服務,“公益”為本
在康園小區中住著許多“公益工匠”,如退休老師、醫生、律師等,他們以黨群服務站為服務場所,無論是日常的健康體檢,還是市井難覓的縫補衣物,由“公益工匠”來解決。律師開設公益法律咨詢,退休醫生參與健康宣教,種花、編織等達人紛紛走出家門提供居民喜聞樂見的社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