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社區瑞安黨支部堅持全域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在抓實黨建、夯實網格、做實服務上持續精準發力,把“微網格”建設作為推動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以“紅色引擎”激活社區治理動能,讓“末梢治理”成為社區社會治理變革的焦點,激發共建共治共享新活力。
支部建在網格上,健全組織延伸治理觸角。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積極響應“全域提升、善治包河”行動,按照“一小區一黨組織”模式,成立小區黨組織,在原有的組織架構上,建立“居民區黨支部——小區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四級立體黨建”組織體系,在小區樓棟設置“樓棟黨組織公示牌”,將黨組織真正延伸到居民“家門口”,實現出門見黨員、遇事有人找。居民區“兩委”成員分包至各小區,帶領網格員、樓棟黨小組長、黨員志愿者定期入戶走訪解決困難,切實把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神經末梢延伸到到小區、樓棟、居民戶等最小管理單元,形成黨群連心服務新機制。
力量聚到網格里,配強隊伍筑牢治理根基。根據居民區實際,將轄區劃分為6個片區,配備6名紅色專職小管家,在轄區琥珀、金茂悅、碧桂園、大都會4個小區(片區)分別組建“小區黨建指導員+黨小組組長+紅色小管家”小區治理團隊,旭恒、錦繡首璽2個片區因剛交付原因,暫未組建小區治理團隊。選派居民區黨員工作人員擔任網格長,依托雙提升例會、大共治微信群、警民議事群等平臺,聯動執法力量推進小區治理。組建23個樓棟黨小組,充分發揮黨小組長先鋒引領作用。以“一對一幫帶”輔之以業務培訓會等方式,統籌用好3名大學生“社區小管家”,提升小區治理隊伍能力。探索建立人民調解、環境與物業管理等專委會,孵化培育石榴紅志愿服務隊等自治組織,全域整合共建單位、沿街商鋪、志愿服務團隊、黨員群眾多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
服務落在網格中,黨群聯動激活治理細胞。線下依托一戶一卡走訪,線上充分利用微信群、大共治信息平臺以及小區、樓棟公示“碼上反饋”二維碼,及時收集居民需求。制作各小區便民服務聯系卡,深入開展走訪,全面掌握群眾“急難愁盼”突出問題,動態建立需求清單。積極開展“我是黨員我報到”活動,全面動員、廣泛號召轄區黨員結合自身專業特長,認領服務項目,幫助解決居民群眾“微訴求”“微心愿”。引導各自治組織積極申報五微項目,聚焦“一老一幼”,開展實施“悅享園”等“五微”項目6個。開展健康加油站、親子興趣小課堂等常規活動84場,愛心義診、垃圾分類等主題活動17場,服務人次約3000人次,深化鄰里互幫互助活動,把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下一步,瑞安黨支部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努力創新服務模式,著力提升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織密織牢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