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河區義城街道立足征地拆遷大建設的實際情況,緊盯回遷安置過渡期的文化建設弱項短板,積極引導基層黨組織找準文化工作定位、發揮文化建設引領作用,探索打造具有義城特色的基層文化品牌。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義城街道北徐村黨總支開展了“徐徐共讀 書香滿村”系列文化主題活動,筑牢農村文化陣地,夯實鄉村文化振興根基,不斷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文化融入。聚焦文化服務缺位“痛點”。以解決村民反映強烈的來村辦事排隊煩悶問題為抓手,梳理盤活存量圖書資源,專項購置涵蓋黨史黨建、人文歷史、社區生活等領域村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質圖書,建立種類廣、數量多、品質優的村民圖書角,填補村級公共文化服務空白,夯實文化融入基層治理基礎。解決文化服務運營“難點”。創新“自助+引導”運營模式,組織黨員干部向村民分享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的學習心得,介紹《社區治理》中的社區管理新模式,幫助村民提前了解回遷安置后的社區生活。有效開展薦讀、引讀、領讀等閱讀活動,引導在外的流動村民積極參與村集體活動,充分發揮“以文促融”作用。疏通文化服務參與“堵點”。不斷擴大文化服務范圍,在滿足來村辦事群眾的文化需求基礎上,宣傳吸引更多轄區內適齡兒童、村民群眾在閑暇時段主動來村閱讀,拓展文化服務受眾。積極聯系協調悅書房、新華書店等大型文化機構,推動村級圖書角共建擴建,變圖書來源“單一供給”為“多元供給”“交互供給”,實現基層文化服務“向上參與”,讓圖書“小角落”撐起文化“大陣地”。
創新特色文化活動,推動文化賦能。緊扣“共讀”主線。創建“徐徐共讀”讀書交流平臺,定期開展“親子共讀”“網格交流”“回遷專場”等系列共讀交流活動,在共讀平臺分享家庭教育的心得觀點,交流參與網格管理的實踐體會,化解回遷安置的隱患矛盾,不斷賦能城鄉教育觀念轉變、治理認知轉型、風險矛盾化解。圍繞“放映”延伸。進一步拓寬“紅色影視播放季”活動對象,通過村級先鋒網、村務公開欄、村民交流群、網格員入戶等渠道與方式,廣泛宣傳動員,帶動村民參與到播放、管理、維護、記錄等各項活動流程,不斷增加紅色觀影參與度。結合不同群體黨員群眾觀影偏好,定制差異化觀影計劃單,針對需求精準放映,有效提升紅色觀影滿意度,為紅色文化入腦入心注入強大動能。實現“入戶”補充。針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流動在外的村民、參加活動困難的群眾開展“宣講到家 文化上門”活動,通過入戶開展理論政策“微宣講”、贈書點映“微分享”等舉措,補齊集體文化活動漏項,豐富特殊群體文化生活,轉變原有鄉村文化生活方式,切實提高文化活動覆蓋率,讓文化“小交流”撬動觀念“大轉變”。
打造網格文化品牌,實現文化鑄魂。探索“黨總支指導,網格化推進”的文化品牌創新模式,進一步優化村級網格劃分,將網格員角色定位為文化建設宣傳員、回遷矛盾調解員、流動村民聯絡員,緊扣“三員”身份,組織網格員以新型鄉村文化建設為抓手,梳理摸排對回遷安置政策有疑惑、存在回遷安置信訪矛盾、長期不參加村集體活動的村民群體,以網格為單位組織重點群體開展文化活動,在網格文化活動中講明政策、化解矛盾、強化聯系,讓村民遇到問題第一時間通過文化品牌解決,矛盾隱患第一時間通過文化品牌化解,有力推動網格管理,讓網格“小組織”引導回遷“大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