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經開區以營造政治、組織、融合“三個生態”為重點,著力構建新時代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建引領“生態圈”,著力打造千億級創新型智慧園區。
一、打造忠誠擔當的政治生態
包河經開區黨工委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強化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提高廣大黨員群眾政治能力,確保園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發展正確方向。
積極推行黨組織負責人與企業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將黨建與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發展充分融合;選優配強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以領頭雁作用帶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整體提升。
扎實推進“黨建入章”工作,落實片區包保制度,提托片區工作站、益企大講堂等平臺,引導規上企業認識黨建入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工作臺賬,堅持常態化推進、動態化管理,跟蹤指導“黨建入章”辦理情況;在益企黨群服務中心設置黨建入章服務點,引導新注冊、變更登記和辦理換屆備案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將黨建工作寫入章程。
安達創展黨總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將“三會一課”系統學、專題座談領悟學、組織集中研討學、抓好點滴滲透學相結合,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覆蓋百余個黨組織約1700余名黨員、積極分子。聯系實際抓落實,結合星級支部創評等工作,引導非公黨組織進行盤點梳理、對標推進,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生產經營中,激勵廣大黨員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二、鍛造充滿活力的組織生態
織密組織體系,建立“包河經開區黨工委—非公綜合黨委—非公企業黨組織”三級組織架構,不斷嚴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持續增強非公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
創新組織管理,落實“五個一”片區包保制度,利用信息化、數據化手段,打造線上“教育窗口”,完善信息化服務平臺;扎實開展年度黨建考評工作、星級支部創建工作,并根據考評結果分類定級,針對性開展工作指導,讓黨建網格化管理提質增效。
三、營造同頻共振的融合生態
發揮黨建聚合效應,不斷完善產業鏈黨組織建設,成立合肥市包河經濟開發區商會黨委,組建檢驗檢測等7個產業聯盟,用黨建推動產業上下游企業聯動,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
建立常態化聯系交流機制,通過組織實地走訪、活動共建等形式,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常態化聯系,定期整理發布“需求清單”和“資源清單”,有力破解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動難、同步難、配套難等問題,助力鏈上企業實現信息互通、訂單共商、生產共促、資源共享。今年9月,指導推動華益藥業成立安徽省制劑CDMO產業聯盟,與鏈上企業豐原藥業、華人健康等共同組建全產業鏈服務平臺,集合各自優勢,開展聯合研發,不斷拓寬生物醫藥產業鏈集群之路。
安徽質谷檢驗檢測科技產業園
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攻關小組,聚焦產業發展“卡脖子”關鍵技術需求,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合力攻關,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勁紅色動力。園區重點企業國科檢測與高校院所深化產學研合作,聚焦食品生產企業發展重點難點,相繼開展了30多項國家級、省級關鍵技術科研攻關及課題研究;依托“質谷產業園”,以“龍頭引領+雙創孵化”模式,帶動一批創新型小微企業和項目的成長,45家科技型初創企業先后入孵,10家企業成功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