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域提升善治包河”行動,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包河區望湖街道望湖社區黨委以街道“鄰聚力”工程為統攬,以“四個聚焦”為抓手,推動“社區治理”向“小區治理”延伸,探索更精更細的小區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譜寫和美望湖新篇章。
聚焦黨建引領,將組織觸角延伸進小區。在“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三年行動成果基礎上,社區黨委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域提升善治包河”行動要求,根據“社區建立黨委—小區設立黨支部—樓棟成立黨小組—黨員家庭確定中心戶和示范戶”的四級組織架構,按照“把支部建在小區、資源聚在小區、服務沉在小區”的整體思路,把黨的組織向居民小區延伸,把黨的工作向居民小區覆蓋,把黨的力量向居民小區下沉,不斷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將黨的組織觸角在小區內縱向抓到底、橫向抓到底,織密黨組織一張網。截至目前,社區黨委共調整設立11個小區黨支部,96個樓棟黨小組、建立185個和美小區單元微信群,全面實現了小區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聚焦基礎夯實,將紅色陣地建設在小區。社區黨委傾聽民意、匯集民智,根據居民需求,打造了集紅色“初心學堂”、助民“鄰里之家”、便民“先鋒服務站”、樂民“文化加油站”等功能為一體的同檐望湖黨群服務陣地,常態化開展黨員教育、議事協商、“四員一律”進小區、圖書借閱等各類服務,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目前社區已建成1個黨群服務中心、2個小區黨群服務站,計劃今年再新建1個小區黨群服務站,讓更多居民學習有場所、活動有陣地、議事有去處。同時,社區黨委在福桂苑小區黨群服務陣地打造了“歇歇角”暖心驛站,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手機充電、飲水、休息、閱讀、微心愿認領等免費服務,實現“累了歇歇腳、閑時能充電、急事有人幫”,引導兩新領域黨員融入基層治理。
聚焦共建共聯,將治理力量整合入小區。社區黨委統籌各支部完善了“小區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的基層治理體系,共配備了6名小區黨建指導員、選舉了11名小區黨支部書記、選聘了15名紅色小管家、培育了185名樓棟長、招募120余名在冊在地黨員志愿者參與“我是黨員我報到”,并按照“三亮一做一樹”行動要求,將各類紅色“力量”姓名與聯系電話通過“連心卡”、小區宣傳欄、樓棟公示牌等方式公示,方便轄區黨群遇難事時“看得見、找得到、叫得應”。同時,社區黨委引導和推薦了2名業委會成員進入小區黨組織擔任班子成員,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完善了黨組織領導下的業委會、物業三位一體議事協商機制,進一步探索紅色物業工作落實,讓小區黨組織與業委會、物業工作一起研究、活動一起組織、矛盾糾紛一起調解,壯大基層治理隊伍。
聚焦急難愁盼,將為民服務下沉到小區。社區黨委根據街道黨工委構建“全天候零距離”基層治理服務體系部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臺賬三清單”。各小區專職網格員、紅色小管家、樓棟長敲門入戶走訪,分類登記信息,收集群眾需求,建立“需求清單”;各小區黨組織積極整合共建單位、業委會、物業等轄區紅色力量,形成“資源清單”;通過將“需求清單”與“資源清單”精準匹配,形成“項目清單”并登記入“我為群眾辦實事”臺賬,對照臺賬逐項銷號,實現閉環治理。截至目前,通過“清單化”模式,各小區黨組織鏈接省交通運輸廳、市應急管理局、包河區發改委等各方資源成功辦結智慧健身驛站打造、微型消防站新建、黨建書籍惠民、便民休閑椅添置等10余件轄區黨群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初步形成“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的基層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