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淝河鎮黨委全面開展“全域提升善治包河”行動,推深做實“四度黨建”,通過建好體系、強化培訓、完善機制、做優服務,著力建設了一支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結構合理的小區治理團隊,“小管家”發揮“大能量”,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
建好體系,激發基層治理潛力。淝河鎮按照“一小區(片區)一黨組織”的要求,以居民小區為單位重新調整黨組織設置,在31個小區建立了31個小區黨組織,實現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各小區黨支部結合黨支部組建、換屆,積極摸排小區黨員居民、居民骨干,通過上門宣傳、召開支部會議、在小區微信群中發布招募通知等多種方式,做好“紅色小管家”招募的宣傳和動員工作。結合前期走訪了解,經黨員自薦、居民推薦、居村推選、部門聯審、鎮黨委把關,推選出了69名政治素質高、思想覺悟優、熱心服務群眾的“紅色小管家”。并將20名新招錄的大學生“社區小管家”充實到小區治理團隊中,形成“小區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社區小管家”的全新小區治理體系,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
強化培訓,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為幫助“社區小管家”更快地融入基層,淝河鎮安排工作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實行“一對一”幫帶,在思想上教育引導,工作上言傳身教,生活上關心關懷,幫助“社區小管家”縮短“磨合期”,提高工作能力,增強基層一線工作本領。此外,淝河鎮對新上任的“紅色小管家”進行崗前培訓,系統學習相關的政策文件,明確了入戶走訪、日常巡查,開展信息采集、民意收集,做好矛盾調處、疫情防控等工作內容。定期召開座談會,邀請經驗豐富的社區工作者分享經驗,就如何更好開展日常巡查走訪、精準服務群眾進行交流探討,密切“小管家”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提高小區治理團隊的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共開展14場經驗交流座談會。
完善機制,增強基層治理動力。為增強“紅色小管家”在小區居民中的認同感,淝河鎮為“小管家”們定制馬甲、帽子、日志本、工作證、工作用包,在居民樓懸掛“三亮一做”標牌,逐棟建立了415個小區樓棟群,通過微信群、明白紙、聯絡卡等方式公開聯系方式和職責,主動亮明身份接受群眾監督。制定考核辦法,采取工作述職、開展測評、個別談話、查閱資料的方式每季度進行考核,實行“能進能出、動態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社區小管家”管理制度,將20名小管家納入社區工作人員日常考核,每季度填寫勤政檔案,按季度進行考核測評,按照一人一檔,建立工作檔案,對于“社區小管家”們在社區的工作、培訓、獎懲等情況進行全程記錄,動態記錄成長歷程。
做優服務,凝聚基層治理合力。通過“社區小管家+紅色小管家”結對入戶,充分結合“社區小管家”青春活力和“紅色小管家”豐富基層經驗,凝聚合力。在黨建引領、疫情防控、文明創建、信訪維穩、平安建設等各方面工作中都有“小管家”們的身影。疫情防控中,“小管家”主動擔當,堅守在防疫一線,成為疫情戰線的“生力軍”;他們拿起“小喇叭”,組織小區志愿者核酸檢測、維持秩序;加入“愛心服務隊”,為小區居民提供物資保障,幫助居民買藥就醫,化身“快遞員”。他們宣傳最新政策,幫助化解鄰里糾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成為大家口中的“貼心人”。截至目前,累計走訪居民33957人次,摸排老弱殘孕等重點人群755人,發放防疫“愛心健康包”386份,收集意見建議21條,幫助居民解決問題65個。“小管家”們作為居村與居民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真正實現服務居民群眾“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