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園小區回遷時間長、人口密度高、治理難度大。方興社區康園黨委通過“微治理”,構建起全域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全域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量身定制“微清單”。在10個網格的基礎上精細劃分38個“微網格”,選配77名黨員骨干、居民代表、志愿者等擔任“微網格長”。按照各網格實際情況,制定網格微治理事項和微網格長權責微清單,將小區安全巡查、矛盾排查化解、愛國衛生等內容列入微網格,著力解決微網格內“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同時堅持需求導向,建立問題、需求清單,定期梳理居民反映強烈的集中訴求,推動資源在網格集聚、問題在網格解決。
量化制定“微積分”。開展微網格長“亮身份、亮承諾”活動,建立評分機制,將微網格長參與社區治理的具體行動變為可量化的考核積分。按照“網格按月初評、黨委季度考評”的方式,對微網格長日常行為進行考核打分,依據積分結果年末推優評選“微網格之星”,并給予相應的激勵措施。同時,實施“義粉護照”積分兌換工作,微網格長可根據志愿服務記錄時長,兌換相應獎品。
動態收集“微心愿”。通過線上網格微信群和線下入戶走訪相結合的形式,向轄區內困難群眾、特殊群體廣泛征集“微心愿”,按照群眾點單、網格下單、微網格長接單流程解決居民微事務。根據居民點單需求,聯合轄區單位,點對點為特殊群體提供家政服務、物資采買等精準“微心愿”服務。心愿雖小,卻都是困難群眾的真切期盼,通過“網格微治理”平臺,一個個“微心愿”串起了小區治理的“連心橋”,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