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圩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目標任務,扎實推進“四事四權”工作法落實落地,大力培育文明鄉風,不斷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紅色領航,夯實思想道德之“基”。堅持黨建引領,建立“鎮黨委—社區黨支部—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示范戶”的全覆蓋黨組織網絡,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黨員網格員+紅色小管家+樓棟長”的治理服務隊伍。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與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在辦實事中廣泛動員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結合實際開展“理論宣講、文藝匯演、戲曲下鄉”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全鎮38支志愿服務隊伍每月開展政策宣講、科學教育、環境整治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創新“圩美積分”數字化平臺,以積分制有效激發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凝聚起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移風易俗,堅持文明實踐之“本”。在城鄉融合發展的進程中,組建社區道德建設委員會,充分發揮德治重要作用,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抓好典型示范,營造文明氛圍,定期更新宣傳“社區名人庫”,充分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建立文明養犬、廣場舞等焦點難點問題文明公約。通過開展“五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評比、“身邊好人”“最美家庭”評選等活動,擴大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傳承創新大圩優秀鄉風文化,深入推進家德家風教育,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尚,以文明家庭的“小氣候”溫潤鄉村振興的“大發展”。
因地制宜,彰顯鄉愁文化之“趣”。創新“和美堂屋議事”“樓棟微宣講”“好人回頭看”等貼近生活、拉近距離的宣傳形式,打造具有大圩本土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品牌,發揮鄉賢力量,留住文化“鄉愁”。成立社區道德新風宣傳文藝小分隊,創新結合“戰疫歌”“門歌”“打油詩”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播黨的聲音,因地制宜辦好“葡萄文化旅游節”“大圩國際馬拉松”等大圩特色文化活動,增加優質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