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社區康園居民區始終堅持全域黨建引領,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實踐,全面提升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水平,激活社區治理“神經末梢”,構建基層治理善治格局。
整合資源同心共治,找準網格治理“切入點”。推動“多網合一”,實行網格化精細管理,以居民小區為基礎,以300-500戶為基本單元,劃分10個網格,選優配強樓棟黨小組長、單元長,打造好“紅色微網格”。鼓勵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多維度協調,激活小區“治理末梢”,及時解決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充分調動物業服務企業、共建單位、在職黨員、居民等各方資源,整合多方力量,形成信息共享機制。規范議事協商制度,定期組織由康園黨委牽頭,物業企業負責人、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參與的碰頭會,了解小區存在的問題,分析解決辦法,實現小區環境整潔、人和氣順,推動外在“顏值”和內在“氣質”不斷提升。
黨建賦能多方聯動,找準共治共享“發力點”。打造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樣本”,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話語權”。通過居民區提出訴求,各相關職能部門聯動,深入小區解決問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讓群眾最多跑一次,切實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辦好群眾家門口的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采取“居民點單、黨委派單、黨員接單”的“三單”工作模式,積極開展“我是黨員我報到”活動。通過入戶走訪、張貼公告等方式征集群眾需求,重點關注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對征集到的“微心愿”,按照關愛慰問、就業入學、硬件設施等進行分類,通過小區公示欄、黨員工作群及時公布,方便在職黨員“接單”。
枝葉關情聚焦需求,找準基層自治“著力點”。堅持黨建引領,不斷提升基層治理“主人翁”意識。依托“黨群服務站”和“歇歇角”暖新驛站,集中為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學習交流、政策解答等暖心服務,引導其到社區報到,發揮“流動哨兵”作用,積極參與基層自治。深入實施“社區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提升”工程,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基層治理能力水平。建強“兩委”隊伍,選好“主力軍”。不斷加大對“兩委”成員的教育培訓,將“兩委”班子培養成懂治理、善治理、能治理的干部,為基層社會治理筑牢“壓艙石”。精準對接民之所需,提供暖心細致服務,通過做好增設休閑桌椅、改造電動車棚、健身運動器材改造等身邊“暖心事”,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