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沁心湖社區進一步強化社區黨組織核心引領,樹立區域統籌“主心骨”,聚焦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業主責,發揮社區黨委聯接轄區內各小區、非公企業與社會組織黨組織的“軸心”作用,構建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新格局。
組織“凝心”,下好黨建引領“一盤棋”。按照“一小區一黨組織”要求,優化黨組織設置,目前,社區成立1個小區黨委、3個小區黨總支、16個小區黨支部、4個非公企業與社會組織黨支部,選優配強黨組織班子成員,建立“小區黨建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紅色小管家”治理團隊,社區上下凝聚成一張“組織網”,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在小區內的政治引領、組織引領、工作引領、服務引領,最大限度激發黨組織在小區治理和基層協商中的主導作用,為資源共享、服務共建提供了組織保障。
共建“同心”,匯聚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小區黨組織牽頭成立“鄰賢”黨群議事委員會,由小區黨組織書記、物業公司及業委會負責人、紅色小管家、小區五老、黨員骨干、樓棟長代表組成,負責小區建設日常治理工作。建立網格員、樓棟長、業委會、物業、居民志愿者和紅色小管家六大隊伍,落實日常管理。建立六項工作機制,從黨群議事、為民服務、網格吹哨部門報道、星級支部創評、黨員積分評優、志愿者管理等方面,開展小區治理,形成科學合理高效的治理模式。探索建立居委會下屬人民調解委員會、黨群議事協商委員會、樓棟自治委員會等“一居多會”制度,將居民自治組織體系向小區(網格)、樓棟延伸。統籌整合商超、學校、醫院、軌道交通等轄區單位,充分發揮單位自身優勢與資源,積極動員800余名在職黨員參與到社區各項志愿服務活動,變“獨唱”為“大合唱”,形成組織有要求、單位有響應,群眾有需求、黨員有行動的良好氛圍。
服務“暖心”,推動社區黨群“一家親”。建立“一臺賬三清單”,對接網格資源,實現服務項目化,形成群眾實際需求“點單”、社區精準對接“下單”、結對共建單位黨員“接單”的自治模式。小區黨支部書記利用“紅色家訪”上門發放“有事找支書”聯系卡;紅色小管家、樓棟長們聚焦八個到家服務,將祝福和溫暖及時送到居民家中;開辦社區治理學院,以滿足居民提升其本職工作能力為基礎,以滿足其擴大知識面、增加興趣、豐富自身的需求為延伸,先后組織開展理論宣講、應急救護培訓、老年人手機科普等課程,受到黨員群眾的歡迎和認可。截至目前通過“清單化”運轉,已解決各類群眾需求100余個,推動為民服務工作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