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域提升 善治包河”行動,包河區同安街道分路口社區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緊緊抓住居民小區這一城市治理基本單元,通過“建好組織、挖掘力量、多方參與”三步走,不斷延伸基層服務觸角、激發基層發展活力、拓寬基層治理格局,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強化組織,搭建體系。分路口社區將黨建工作納入一張網,把支部建在網格上,按照“一小區一黨組織”要求,在10個小區建立了10個黨組織,配備形成“小區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的小區治理體系。全面推行“有事專找小管家”工作法,結合“三亮一做一樹”行動,將紅色小管家的信息和工作職責在小區宣傳欄及樓棟公示,同時建立紅色小管家服務群,方便及時了解并解決群眾訴求,有效發揮了小管家密切聯系居民、收集社情民意的作用,拉近了黨群距離、融洽了黨群關系,推動小區黨組織成為社區治理的戰斗堡壘,黨員成為小區里的鮮紅旗幟。
挖掘力量,明確職責。圍繞星級黨支部創評工作,積極挖掘小區骨干力量,嚴選黨性觀念強、服務能力強、群眾威望高的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等,搭建“紅色領航”黨員群眾議事會平臺,打通黨員與小區群眾的溝通渠道,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常態化開展居民協商議事、樓棟糾紛協調、助民解困等服務,讓老黨員、紅色小管家深入小區,與轄區居民群眾進行面對面、心貼心交流,及時掌握群眾所需,實現“大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樓棟”的目標。截至目前,通過召開黨群議事協商會,累計推動58件居民訴求成功解決。
多方參與,共建共治。社區黨委積極探索“1+3+N”小區治理工作體系,通過整合轄區資源,形成社區、轄區單位、黨員、群眾、社會共同參與、同心同力建設的治理格局。結合居民需求,常態化開展進居入戶,為居民紓難解困,充分發揮社區、物業、非公企業服務居民作用,發揮黨建聯盟優勢,認領微心愿3件,解決文昌家園屋面滲水問題、文昌新村非機動車停車棚硬化修繕、文昌雅居地下停車庫監控設備加裝等事宜。同時,組建“幫大哥”志愿服務隊以及挖掘多才多藝的離退休黨員成立書法聯誼會等文體“微團隊”,通過開展“急難愁盼”我來辦、書畫展、文藝匯演等活動,充分調動居民群眾服務社區、服務他人的積極性,積極融入社區“共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