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定位點,黨支部引領實現“鄰”距離。打造“樓棟說事會”協商平臺,結合居民反映的問題,定期組織召開“四方”會議,找準各自定位、協調工作流程、疏通工作堵點難點,相繼通過物業投入和居民捐助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小區電瓶車停車棚等居民的實際需求。同時,注重激發社區黨員的作用發揮,以“樓組黨建”為抓手,號召樓組黨員主動亮明身份,擔任“雙樓長”“第二梯隊”成員等,積極參與安全巡查、垃圾分類宣傳、文明養寵等小區治理之中,從一棟棟樓組擴散到整個小區,實現黨建引領下的幸福家園。
把準發力點,創新自治機制推動“鄰”項目。把“昌貴有鄰”的“和美小區”建設作為治理愿景,主動多想一分、多跨一步,探索創新黨建引領居民群眾自治機制,完善自治體系,成立由居民代表、樓組長代表和志愿團隊骨干為代表共同組成的小區事務議事會,參與到居民意見征集反饋的過程之中,充分彰顯“我的小區我做主”主人翁意識,小區自治氛圍日漸濃郁。以建設“我是小區治理合伙人”為目標,推進“物業+社工”小區治理合伙人計劃民生實事項目。在網格黨委統籌下,項目初期的設計階段,便積極搭建“民主議事平臺”,通過小區事務議事會聽取、收集民意,推出“物業+社工”暨小區治理合伙人計劃。通過建立一個合作伙伴網絡,整合物業服務企業、共治單位企業、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志愿者服務隊、樓棟長、社區熱心居民骨干等多方資源,打造一種新型的小區治理模式,解決公共設施微更新、鄰里糾紛、小區鄰里活動、物業信息宣傳發布暢通等問題,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