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緊緊錨定目標任務,努力念好“集”“思”“廣”“議”四字訣,通過民意收集、思政教育、為民服務、協商議事等方式,不斷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效能。
“集”字當先,暢通民意渠道。推出“一樓見”工作法,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將一樓“樓棟大堂”打造成“居委會”的臨時接待大廳,依托三支小管家隊伍、黨員志愿服務隊等黨建共建資源,發揮好退役軍人、在職黨員、退休黨員、流動黨員等群體力量,形成各類群體共同參與的社情民意收集模式。依托“‘觀’愛有家·有事專找小管家”樓棟接待日、“六情”大走訪、“黨群連心橋”走訪、樓棟微信群等線下、線上多種方式宣傳黨的政策、社區服務和收集社情民意,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建立收集、上報、解決“三清單”。自“一樓見”工作法開展以來,線上線下同步收集關于樓棟廢舊物品亂堆亂放、電動車亂停、文明養犬等問題建議177條。
“思”字貫穿,創新課程形式。把黨員教育培訓列為重要課題,通過場景教學,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會議精神。將黨員教育課堂搬到“樓棟議事廳”,通過黨群“連心橋”,讓黨員聽“民心”化“民情”;將黨員教育課堂搭建在小區廣場,通過播放紅色電影,激發黨員愛國熱情;將黨員教育課堂拓展至街道小巷,組織黨員參與流動攤販勸導,激發黨員志愿服務熱情;將黨員教育課堂延伸至紅色教育基地,厚植紅色基因,增強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濱湖世紀社區積極采取各種創新動作,利用黨員支部大會領學、黨員講黨課、樓棟微黨課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學習活動,讓黨員教育更有吸引力,黨員教育“入腦入心”。
“廣”字為要,發揮資源優勢。以書記項目為抓手,充分盤活轄區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法律消防等共建資源,有針對性地在樓棟大廳、小區涼亭、商圈樓宇等地,圍繞為老為小、婦女互助、平安建設等方面開展系列“惠而廣”“小而精”的服務活動。發揮在職黨員資源庫,引進金融、影院等企事業單位資源,整合沿街醫療、餐飲、理發等便民商鋪資源,開展紅色觀影、每周義診每月義剪等思想教育活動和便民活動,聯系臨街商業,打造閑時共享停車位,解決停車難問題。
“議”字突出,協商難點痛點。根據“居民點單”“管家接單”“黨支部派單、居民再評單”的紅色議事“四單機制”,實施樓棟黨小組、紅色小管家、物業樓長、業主代表聯動協商機制,共商共議變“痛”為“通”,助推“議事在樓組、矛調在一線、互惠在社區”的民事民議格局。利用小區廣場、長廊、涼亭、驛站等公共場所,搭建“新鄉賢 鄰里薈”“樓棟說事會”“金連心”等協商議事平臺,今年以來,開展了小區停車難、電梯故障頻發、樓棟消防安全、環境品質提升等協商議事活動5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