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河區大圩鎮堅持黨建引領,集群眾之智、舉全鎮之力,大力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全面推行“一約四會”治理機制,為文明新風凝神鑄魂。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鄉風。大圩鎮在制定村規民約上嚴格守好“民意關”,以“尊重民俗、立足民情、貼近民心”為原則,各村(社區)召開村規民約征求意見會,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村民議事會,全面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廣泛吸納群眾智慧,制定接地氣、聚民意、可操作的村規民約,夯實基層群眾“共治、共管、共享”思想根基。積極打好文明鄉風“宣傳牌”,在全鎮范圍內征集家風小故事,統一編印《大圩鎮家風家訓故事匯》,引導全鎮黨員和群眾形成“嚴于律己、立德修身”的道德風尚,讓移風易俗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道德評議會,“評”出先進好榜樣。積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在金葡萄社區成立道德建設委員會,以“弘揚社區正能量,塑造文明新家風”為宗旨,持續開展“身邊好人”評選和“好人回頭看”活動,建立身邊好人“名人庫”,嚴格規范“入庫”流程,確保“名人庫”的真實性、典型性、規范性。各村(社區)積極發掘各類典型模范事跡,常態化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優秀典型推薦報送工作。截至目前,共選樹中國好人2人次,安徽好人2人次,省道德模范1人次,合肥好人8人次,市道德模范1人次,區道德模范3人次,包河好人36人次,大圩好人73人次,涌現出一大批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等方面的感人事跡,讓榜樣的力量跟隨“文明新風”吹進了千家萬戶。
村民議事會,“議”出治理新模式。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要求,積極謀劃協商共治的治理模式,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構建起“三位一體”居民協商議事機制。整合多方力量,積極開展多形式、多維度、全方位的宣講活動,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重要陣地開展主題宣講;以小區樓棟為重要平臺開展和美堂屋微宣講,樓棟黨小組長和樓長牽頭,讓樓棟成為真正的“公共客廳”;以小區公共場所為重要載體,開展“圩民說事兒”,在小區廣場、涼亭長廊等場所為居民講政策、說變遷、聽民情、集民意。多樣的說事議事形式,引導居民暢所欲言,真正讓社區治理從“一人搭臺一人唱”的“獨角戲”變為“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連環劇”。
紅白理事會,“理”出生活新風尚。堅持將紅白理事會作為推進移風易俗、深化精神文明改革的重要載體,不斷營造和諧文明新農村的濃厚氛圍。堅持黨建引領,各村成立理事會領導小組,由村“兩委”擔任組長,村內德高望重的老黨員、鄉賢、村民擔任理事會成員,制定章程,統一規范管理,確保運轉實效。在制度建設方面,嚴格執行農村紅白事登記備案制度,積極引導村民減少鋪張浪費,遏制攀比之風,杜絕封建迷信,摒棄陳規陋習。在宣傳教育方面,采用多樣化方式引導群眾“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如集中宣讀婚事新辦倡議書、主題宣講倡新風、小手拉大手發放倡議書等,讓文明新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禁毒禁賭會,“禁”出平安新環境。堅持“三管齊下”,深入推進禁毒禁賭會建設。構建組織健全、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治理體系,大圩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擔任第一組長的禁毒禁賭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各村成立禁毒禁賭會負責各項具體事宜。開展多種類、多角度、廣覆蓋的宣傳,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通過發放禁毒禁賭宣傳資料,細致講解市面上常見毒品類型、新興賭博形式和涉毒涉賭的真實案例,讓廣大群眾清晰深刻地認識到毒品和賭博的危害,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廣大群眾主動參與禁毒禁賭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讓群眾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