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墩街道云川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在網格化工作中引入考核機制,以網格助推社區文明善治,推動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讓網格治理路徑進一步拓寬,讓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提升。
黨建+網格,激發基層治理活力。云川社區通過“黨建+網格”多元共治模式,引導黨員、社工、律師、志愿者、“四員一律”等群體積極融入基層治理力量,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按照社會治理需求,平臺匯集了大數據信息管理、應急調度指揮、事件處置分析、智能預警布控、社會服務管理等于一身,突出科技預警和前端處置,通過業務融合與權責劃分實現社區對轄區內的貫通管控。同時把網格化“考核制”管理作為激發廣大黨員、群眾主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抓手,帶動轄區居民從“袖手看”到“動手干”,通過黨員、網格員發揮模范作用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將基層治理從“任務式”轉為“自發式”,從“個人事”變成“大家事”。
網格+考核,凝聚群眾自治力量。云川社區根據屬地管理、地理布局、現狀管理等原則,將管轄地域劃分成兩個網格狀的單元,同時根據網格劃分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全方位管理,按照對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務資源。建立一支專職隊伍,落實基礎抓好源頭。采用統一的移動終端和智能應用,由專(兼)職網格員利用移動終端進行各類工作信息采集上報,以便各級中心能夠在動態區域內掌握人、地、物、事、組織、輿情的基礎信息,并有效地提高基礎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強度,實現全面的監督和考核、以及數據匯總和研判。對網格內的居民進行多元化、精細化、個性化服務。及時收集回應解決好居民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黨建引領下紅色小管家主動作為的居民自治新模式。為轄區內的居民提供主動、高效、有針對性的服務,從而達到提高公共管理服務職能、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完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目的。
治理+文明,引領基層時代風尚。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通過平臺落實“網格員+社區民警”共同傳達信息、“網格員+執法部門”共同參與處理問題,緊急事件一鍵上通下達,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網格化管理使得社會服務管理力量下沉、職責明確、資源整合、運轉高效,實現社會服務“零距離”、社會管理“全覆蓋”、居民訴求“全響應”。網格內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閉環模式,通過網格員與紅色小管家將居民反饋的問題和轄區內出現的狀況及時反映到物業,物業處理完畢后社區詢問居民對處理事件的滿意程度并上傳至平臺。云川社區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創新,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社區。為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