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周谷堆社區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完善社區治理機制,不斷增強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根據區域范圍將社區劃分成11個網格,按照網格重新優化調整成11個(小區)片區黨支部,統一制作小區宣傳欄及公示牌,將小區黨組織概況、職責、活動以及“小區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的治理團隊聯系方式進行公示。聘用首批紅色小管家8名,常態開展紅色家訪,了解群眾困難訴求,推動小區(片區)黨支部實體化運轉。截至目前,紅色小管家已上門走訪居民1000多戶,搜集民情民意50余條。以網格“小區域”激發黨建“大活力”,打通社區基層治理“經脈”。
凝聚為民服務“一條心”。社區黨委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小區黨群服務站相融合,做到“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打造小區居民家門口全天不打烊的“服務站”。并按月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服務活動”菜單,以便于居民按需點單,參與活動,最大程度滿足了居民的服務需求。同時組建以“暖夕陽”、“同心緣”、法律宣講、科普、網絡文明為代表的11支社區志愿服務隊,主動為民解難題,提供優質服務。2023年以來已開展相關志愿服務活動52次,黨員參與率達到70%。
下好多元共治“一盤棋”。社區黨委始終把為民解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壯大基層黨建“朋友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用,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社區治理,安徽省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服務中心全體在職黨員在社區報到,轄區中青旅黨支部、北大白癜風黨支部的黨員下沉社區常態化,構建以黨組織為紐帶,各方參與的黨建互聯互動格局。針對基層矛盾糾紛集中的現實,借鑒新時代的楓橋經驗,成立以社區退休老黨員為主的人民調解工作室,2023年以來,共為居民化解大大小小矛盾糾紛10余件,真正解決了居民的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