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提升轄區黨建整體效應,努力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濱湖世紀社區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堅持全域黨建理念,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高標定位,構建責任“聚能環”,夯實城市基層黨建基礎
抓思想,聚力頭雁引領。組建百姓圓夢宣講團,廣泛開展新思想宣講進小區、進樓棟、進校園活動160多場次,帶領黨員群眾聽黨話跟黨走。把城市基層黨建納入全社區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體規劃,實施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城市基層黨建項目,納入述職評議考核,以責任倒逼機制推進任務落實。
重隊伍,聚力體制引領。成立社區黨校、社區治理學院,開設六大系列課程,把社區工作者培養成行家里手,把黨員培養成治理骨干,把熱心居民培養成為治理主力,形成100多名社區工作者扎實工作、1000多名三在黨員擔任各類組織負責人、10000多名熱心居民活躍在社區治理各領域的良好局面。推行社區治理體制改革,實現黨委領導下的大社區制治理模式,精簡層級、實施網格化,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一線。
優體系,聚力組織引領。健全社區、網格、小區、樓棟四級聯動體系,打造“四美一好”樓組184個;發動5700多名三在黨員到樓組報到,各層面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細化任務推動落實,形成一貫到底、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把黨組織建到群眾身邊,把黨的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讓黨的組織體系血脈通達。
統籌聯動,織密精細“治理網”,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網覆蓋”提效力。出臺《濱湖世紀社區網格化治理考核方案(試行)》,精準劃分網格34個,打造全域智理中心,整合矛調、綜合執法、網格治理三個治理單元,實戰化運行全域治理專班,實現社會治理一體流轉、聯勤聯動、量化考評、順暢高效,推動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全面起勢。有效化解了愛悅堡倒閉家長維權、金釜川食品安全、幼兒看護點整治等問題糾紛,推進中翔商業中心公寓樓交房共441套。
“一網聯動”聚合力。加快建設“全科網格”,依托“1+2+N”治理隊伍,發動網格員+信息員、樓棟長+樓棟黨員、志愿者、物業樓長等各方力量,通過世紀云居小程序報事功能,及時發現、解決小區樓棟內的群眾煩心事、揪心事;建設四員一律工作室、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品牌調解室、心理咨詢室在一層樓一體布局、集約辦公,集成接待群眾來訪,構建起一站式、大聯動的社區治理格局;打破以往各部門職能界限,將綜管、城管、市場監管等各類治理功能全部聚集到網格,實現推進工作“一呼百應”,解決各類問題1300余件,形成打通治理堵點的強大合力。
“一網兜底”添活力。依托社區、網格黨組織,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85%、100%。聯合駐區單位、樓宇商圈各領域黨組織共駐共建,實現融合共贏。
打造品牌,激活創新“內驅力”,形成全域提升共同體
深入推進紅色領航工程,“皖美發展 稅務先行、筑夢先鋒 紅燭示范、樓棟110”等首批26家黨建品牌閃耀社區,第二批20家單位黨建品牌創塑工作已完成。
在居民區,升級打造“四美一好”典范樓組185個,持續深化“百千萬”工程,涌現小區頭雁人才198人,社區-網格-小區-樓組黨員四級組織網絡體系上下聯通,高效運行。
在商圈樓宇,創新非公領域考核激勵制度,實行月考核季兌現年述職,成立非公黨組織40余家,持續升級擦亮“融·智匯”金領家園黨建金字招牌,推行“雙站長制”,探索“樓委會”建設,將組織建到產業鏈上,為發展注入“紅色能量”。
在區域,深化黨建共同體建設,開展“聯學聯講”,推出“精品黨課一刻鐘”活動,構建紅色家書走訪、紅色活動聚力、紅色項目創投、紅色履職評價工作體系,黨建共同體聯結42家單位黨組織,把黨組織建到社區共治鏈上,商圈黨委聯系服務74個企業黨組織,把黨組織建到商圈發展鏈上,形成大黨建引領下多方參與共治共為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基層黨建。
下一步,濱湖世紀社區繼續發掘打造基層黨建品牌,擴大社區黨建“朋友圈”,以全域規劃、全域引領增強黨建整體效應、集成效應,最終形成黨建品牌高地,真正實現全域黨建,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